美媒:中国隐形攻击无人机已经实战部署
在中国层出不穷的先进/新概念无人机面前,攻击-11这样的隐形攻击无人机在很多中国军迷心中早已经是“牛夫人”了。但对于世界其他国家而言,攻击-11依然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份——不信可以看看,与之相似的美国X-47B、法国的“神经元”无人机,如今在哪里?俄罗斯的“猎人”隐形无人机,也没有了下文。
也正因为如此,当卫星照片拍摄到西藏日喀则机场出现的攻击-11无人机时,美国媒体又一次被震惊了——这是首次获得足够有说服力的证据,让“装瞎”的美国专家也不得不承认,中国隐形攻击无人机已经服役或接近服役!
美国“动力”网站“战区”频道10日称,8月至9月期间,多架攻击-11无人机出现在中国西部“非常活跃”的日喀则军民两用机场,相关部署持续数周。“这种部署模式与作战测试的特性吻合,可能表明攻击-11已达到或即将达到部署状态。”
对于攻击-11无人机,外界都已经相当熟悉。它采用飞翼布局,具备高度优化的隐形设计,其典型作战任务包括执行穿透性空对地打击和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任务,也具有作为电子战平台用于空对空作战的潜力。在此前的多次防务展和阅兵式中,它都已经公开亮相,根据中国官方的说法,攻击-11早已经服役。
但部分西方媒体和专家拒绝相信中国在先进无人机领域“领先世界”,坚持认为这些无人机——无论是早已经公开的攻击-11还是首次在九三大阅兵中出现的无人僚机,都是“试验品”甚至“吓唬人的模型”。
而这次美国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至少两架攻击-11无人机采用与其他解放军军机常见的整体灰色涂装,还有1架则覆盖著某种红/棕色保护罩。报道提到,美国商业卫星公司星球实验室9月10日拍摄的卫星图像显示,日喀则基地的“侧卫”系列战斗机也使用了类似的保护罩。这样的正式涂装和部署到西藏高原机场的举动,种种迹象都表明攻击-11的确已经被列入了作战序列。
美媒认为,目前解放军可能正在摸索它的未来作战模式——毕竟作为“全球首次”,它暂时还没有可以参考的对象,只能靠自己。
之所以攻击-11选择部署到日喀则,是因为这里距离中印边境很近,具有战略重要性。报道称,这里多年来一直是各种中国先进无人机的部署地点,包括“彩虹”系列无人机,以及无侦-7“翔龙”高空侦察无人机也经常出现在这里,“用于收集与印度接壤的边境情报”。
报道称,攻击-11从日喀则起飞,将提供一个难得的现实机会来探索和完善隐形攻击无人机作战的战术、技术和程序,以及它们如何适应现有的部队结构。该基地海拔近4000米,为了满足高原起降的特性,还修建了一条5000米的“世界最长跑道”。报道猜测,在该基地部署多架攻击-11无人机还可能会测试它们之间的高度自主作战能力以及与有人驾驶战斗机的协同作战能力——歼-20S双座型隐形战斗机就经常被描述为攻击-11可能的空中伙伴。
让美媒感叹的是,除了攻击-11之外,中国还在测试多型更先进的无人机,包括具备六代机特征的无人空战僚机。而美国虽然更早尝试发展隐形攻击无人机,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自行放弃。如今美国的察打一体攻击无人机依然是“死神”“捕食者”之类的非隐形无人机,而俄乌冲突已经充分证明,这类无人机在高强度的现代化战争中基本没有生存能力——曾喧嚣一时的土耳其TB-2无人机如今在俄乌冲突中销声匿迹就是证据。
从这个角度看,到底谁才在为未来战争做好准备,当真是一目了然——下一步,该考验美军的钢铁意志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鉴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