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起火车门难开 网民叹讨论会被投诉:依法维权还是霸道?

撰文: 外部来稿(中国)
出版:更新:

这几天,成都一小米汽车撞车后爆燃且无法打开车门的新闻,在网络上被讨论得沸沸扬扬。

这个新闻出来后,有不少自媒体和大V也都在讨论这件事。

小米SU7在路中失控起火。
多名路人救援。

然而,当大家讨论这件事后没过多久,一些人就发现,他们的自媒体账号,被小米集团投诉了。

例如一位自媒体人,就晒出了这样的后台投诉画面:

而且还有一些自媒体博主发现,他们在讨论相关小米的事后,他们的后台就会收到这样的私信:

而且很多自媒体博主表示,被小米投诉并不是个例,因为很多博主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被小米投诉过:

还有一些博主的文章,也被投诉了:

还有一些博主,晒出了这样后台截图:

还有一些博主表示,之前因为在自己的内容里调侃了小米领导人的名字,就被投诉了:

还有一些小说写手表示,因为自己的小说里出现了雷军的名字,就也被投诉了:

还有博主晒出了以前的一些被投诉的截图:

还有这样的:

甚至还有一些博主表示,之前有个厨子冒充小米高管,有博主就出来帮小米辟谣了,可就算帮小米辟谣,也会被小米投诉——反正这家公司就是说不得:

总之,不得不说,小米的公关和法务真的是太猛了。

但也有人说,他们这不是“猛”,而是“太霸道了”。

因为不管大家在网上是讨论产品,还是开玩笑做段子,只要提到小米或者雷军,好像都很容易被投诉。

所以不少网友调侃表示:“小米的公关和法务所到之处,简直寸草不生。”

当然,也有人觉得大企业依法维权,没什么不对;但也有人认为某些企业真的是管得太宽,连普通网友调侃都要投诉,反而容易引发反感。

目前,小米官方还没有直接回应这些争议。

实际上,上面的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大公司该怎么维权、维权边界在哪里的问题。

我们必须承认,大公司保护品牌声誉非常重要,但如此压制言论,会不会一不小心,也挡住了大家正常讨论的空间呢?

表面上看,小米是卖汽车、手机、搞智能家居的,骨子里应该是个技术公司才对。

可你最近这一两年,他家的公关部和法务部的风头都快盖过研发部了。所以对此很多人都一脸懵:小米这艘大船,到底是指望技术工程师当发动机,还是靠著法务、公关团队当护航舰?

我承认,小米起家靠的真是技术,或者说,是靠技术包装起来的极致性价比。但当小米发展壮大后,它的另一个核心开始浮出水面,而且存在感越来越强——那就是他们的公关部和法务部。

其实用户看事情,往往很简单。公关和法务虽然能删掉一条差评,但删不掉用户心里的疙瘩。

你可以靠极致的公关和法务打赢一场官司,但可能同时,有可能因此打输了口碑。

都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一家公司留给外界最深刻的印象,如果从“技术很发烧”变成了“维权很霸道”时,这买卖到底划不划算呢?我觉得小米自己心里得掂量掂量……

本文获公众号“麦杰逊”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