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金追梦 高才通家长与香港名校的距离

撰文: 大学线
出版:更新:

来自苏州市、持“高才通”受养人签证的马先生对女儿插班本港中学的流程毫无头绪,有中介向他介绍收费高达5万元人民币的一条龙服务,指协助其女儿报考中学外,亦能“保送”她进入某 Band 1C 至 Band2A 中学。面对高昂的收费及夸下海口的承诺,马先生心存疑虑。货比三家后,他决定将金钱用于女儿补习,申请插班则由自己动手。
记者:李巧程、蔡颖茹 编辑:叶卓颖 摄影:蔡颖茹/大学线

马先生的经历并非孤例,随近年愈来愈多内地家庭透过“高才通”签证来港,其子女可以“受养人”身分插班入读本地中学。为了让子女考入Band 1名校,内地家长不惜斥巨资为子女报读补习班,及聘请中介协助办理手续。这股需求随即推动中介和办学机构调整策略,将“高才通”家庭视为新客源,逐渐形成崭新的教育产业链。

我们做这个决定,真的是背水一战,没有后路的。

今年3月,马先生得知太太的“高才通”签证获批后,便决定独自携同现年12岁的女儿于本学年来港插班,随即让女儿从内地就读的重点中学休学,一同为报考香港名校而备战。任职教育界的太太作为主申请人,则留在内地继续工作。

马生取得多间学校的插班申请表后,以邮寄或亲身递交的方式为女儿申请插班,图中为有关申请表格,多达数十份。(大学线授权使用)

设4级别“择校备考”套餐 价钱由5,580元至171,000元人民币不等:

由于不熟悉本港中学的报考及插班程序,马先生10天内先后走访三间中介公司。起初,他找到一间位于深圳、收费约五万多元人民币的中介,对方声称会代办10多所中学的申请外,更能“保送”女儿入读观塘某 Band 1C 至 Band2A 中学。然而,马先生对其“代办”手法存疑,认为港校的录取条件以成绩表现为主,不能走旁门左道,故没有采用。

其后,马先生透过同乡介绍,接触到一间由河南人设立、并于金钟设有“高档”培训中心的升学机构,收费高达约10万港元,服务包括代办约20所 Band 1C 至 Band 2A 中学的申请,以及提供50小时英文及英文数学科补习,但他认为负责人并非本地人,且价格过于昂贵而却步。

马先生又接触到一间香港本地的培训机构,代办申请插班的费用为每所中学400港元,而补习则索价每节(一小时)600至700港元。虽收费比一般行情略高,但马先生认为该机构位处坚尼地城的地舖,课后时间亦见有学生上课,予人感觉较为踏实,他决定委托该中介代办插班报考10所中学,并为女儿报读在港上课的补习班,为期两个月,每星期8至14节,内容包括语文、英语及数学,以应付插班面试、笔试和追赶香港的课程进度,短短两个月内共花费逾五万港元。马先生表示,补习班帮助女儿掌握本港中学面试的答题技巧及节奏,让她在面试与笔试时更得心应手,效果显著。

亲办80所学校插班申请 终圆Band 1梦

起初,马先生希望女儿能入读“第一组别”(Band 1A)的中学,便透过中介为女儿报读了10所 Band 1A 的学校。但或许有关学校的组别过高,马先生的女儿最终只获五所中学的笔试通知,其余大多石沉大海。眼见进展有限,且马先生自己开始对申请手续有所认识,便决意“亲自上阵”,为女儿报考其他中学。

压力很大,我觉得万一真的考不到学校(名校),甚至考不到和国内同等级的(重点)学校,我就很慌。

马生表示,为了解全港中学的组别及排名,他先到“大考”网(一个提供香港学校资讯的本地平台)查阅各校资料,再逐一浏览该校网页的插班资讯,逐间打电话确认是否仍有学位,最后邮寄或再亲身前往学校递交申请表。马先生坦言,自己除了递交申请予大部分Band 1 中学,更有扩展目标至 Band 2 的中学,并曾在一天内辗转来往香港、九龙及新界共10所中学。短短三个月内,马先生累计递交申请的学校多达80所。

皇天不负有心人,辗转频扑到不同学校面试后,马先生的女儿先后收到位于中西区、湾仔区及深水埗区共三间 Band 1 中学的取录通知,而马先生则选择了排名较高的深水埗区中学,女儿于今年9月顺利插班中二。

内地重点初中学业不俗 语文在港成“软肋”

马先生透露,女儿原于苏州市的重点公立学校就读,成绩属中上水平,惟在港未必能占尽优势。他解释,香港英文科的难度比内地高出两至三个级别,要急起直追才不至落后;而中文科对女儿来说更是“双重挑战”──除课堂以粤语授课外,文字亦由简体转为繁体,需时适应;虽然女儿的数学成绩向来不错,但本港中学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故须花时间背诵数学的英文专有名词。

谈到内地与本港教育的差异,马生形容香港的教育制度很“幸福”。以课堂时间为例,香港的中学生每周课时约38小时,而内地则高达每周约55小时,包括“早读”的强制性学习。虽然仍需“恶补”中英数,但入读香港中学的女儿能有更多时间休息。马先生亦补充道,女儿插班中二的时间点刚好避开了内地初三的中考和体育中考两场考试,现只需专注备战文凭试(DSE)即可,学习压力大减:

她(女儿)说这里(香港)上课确实很幸福。

马先生透露,虽然对女儿现时就读的学校感到满意,但若有机会考入排名更高的中学,仍会努力尝试,称女儿愿意接受挑战。

中介插班服务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根据政府数据显示,自2022年至2025年2月底,经各项人才入境计划以受养人身分获准来港的学童约有13.2万人。由于不少内地家长对本港教育制度并不熟悉,且未必通晓广东话,对申请学校及补习服务的需求甚殷,这促使各类中介应运而生,相关资料充斥“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收费普遍达数万元。另外,有中介早前被揭发“借壳办学”,与本地中学合作办学之路不通,亦随即转型,仅提供补习及代办中学报考等服务。

为了解不同中介的收费及服务详情,本刊记者以内地家长身份、透过微信以短讯方式向两间内地中介查询子女来港插班中学的详情和价格。其中,内地某大型办学中介W表示设有四个级别的“择校备考”套餐,当中收费最高的“无忧版”索价约17万元人民币,内容包括300小时的笔试训练、繁体字及粤语课程,以及协助申请12所学校。此外,若家长有需要,亦可额外加购每次980元人民币的专人翻译服务,为家长处理文书内容或提供英普翻译,以及以每次1,980元人民币加购来往深圳、香港的商务专车接送服务。中介W亦向本刊记者透露,本年度已有278名学生成功获本港中学录取。

而另一办学中介Z则提供“基础插班服务”,收费24800元人民币,服务期为一年,包括协助递交10所学校的申请,及确保子女获得至少三次入学考试的机会。如子女一年后仍未能成功申请理想的学校,机构便会退回约七成费用予家长。

采访期间,中介Z见本刊记者迟迟未有意欲付款报名,便透露现有两名家长亦对服务大感兴趣,若包括记者在内共三人一同报名,更可享“团购优惠”,每人可获减约三千元人民币。

“高才通”趋势转变 子女教育成主要诱因

“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会会长、立法会议员尚海龙指出,2023至2025年6月底“高才通”的申请人数由约五万人下跌至约16000人,但截至2025年8月,受养人数仍高达约28000人,反映大多申请者来港的主要诱因为子女教育。而内地家长普遍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认为子女在港接受优质教育有助未来的升学与发展,便往往以Band 1 中学为目标,愿意花费高额资源投资在子女的教育上。

面对中介及机构收费各异的现象,尚海龙坦言市场上机构的质素参差不齐,有中介提供合法的服务,亦有中介为获利而伪造虚假文件或作不实承诺。他提醒家长须谨慎选择中介,且 Band 1 中学的竞争非常激烈,插班难度一直存在,故不要轻信“保入名校”的说法,强调香港中小学的收生制度以“择优”为原则。

对此,尚海龙鼓励家长以更全面的角度看待插班,扩阔学校的选择范围,了解香港全人教育的多元性,而非单纯追求名校及排名。他另建议教育局增加高中年级的插班名额,放宽班额限制,以解决现时的收生瓶颈。

【本文获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习刊物《大学线》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