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福建舰可追打美日航母群 对台无需动用 和平统一仍是首选
高市早苗认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美国要支持日本干涉中国统一?“福建舰”的设计目标是为了抵御美军还是针对台湾?中国会因为日本的叫嚣而放弃统一吗?针对这些问题,《两岸圆桌派》迎来两位重磅嘉宾:国际问题专家金灿荣“政委”和台湾著名时事评论员唐湘龙。本文为对话上篇。
【本文转载自“观察者网”】
翟翾(主持人):现在“福建舰”已经正式入列,也受到了很多关注。台湾相关部门就在所谓的年度防务报告里明确提到,“福建舰”将是台湾未来必须应对的重大海上威胁。事实上,也有不少军事专家在讲,“福建舰”的“母港”就应该设在正对台湾的方向。
还有一种解读认为,航母主要作用是区域拒止。可你看,《纽约时报》马上坐不住了,立刻出来说:“福建舰”不是用来区域拒止的,就是用来“封锁台湾”,意思就是硬要把“福建舰”和“对台威胁”绑在一起。
更不用说,今天我们还看到高市早苗在大谈,声称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出动军舰并使用武力,可能会构成“存亡危机事态”。这个表态把很多日本网友都看傻了,很多人在说“你没事找事”,惊恐万分。大陆随即回应高市早苗:你是想把中日关系引向何方?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先请教金老师,您怎么看?
金灿荣:是这样的,所谓“岛链”这个词,本质上就是一种以美国为中心的战略思维的体现。美国以自己为中心,建设过很多条岛链,其目的就是把战场推向对手方向。它在我们周边布置了三条岛链:第一岛链包括冲绳、台湾岛、菲律宾等;第二岛链以关岛为中心;第三岛链以夏威夷为中心。这是一套以美国为中心的战略,在这个战略里,台湾就是第一岛链的关键节点——说白了是一枚棋子。
从这个意义上讲,从第一岛链看,台湾就是一条不沈的航空母舰。从中国大陆的角度看,我们要走向远洋、深海,那当然要“冲破岛链”。单从“冲破岛链”的角度说,我觉得通过多年的努力、通过军事现代化,其实已经冲破了第一岛链。即使没有“福建舰”,我们也已经做到了。
我们的导弹很强,监视侦察能力也很强,第二岛链发生什么,我们能瞬间知道。可以这么说,单就常规导弹而言,大陆基本是世界第一、没有对手。尤其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我们属于独步天下。
严格说,俄罗斯的“匕首”、“锆石”这些高超音速导弹有点水。因为高超音速导弹除发射段外,全程都要超过5马赫;但是俄罗斯其实没有做到,我们是可以做到的。而美国现在还没有成熟的高超音速导弹服役。
所以在传统的军事作战领域,陆、海、空、火箭军四个军种里,陆军我们是第一,火箭军肯定是第一,空军、海军,我们算第二。这样综合看,我们在第一岛链拥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摧毁第一岛链”没有问题。所以事实上我们已经把威慑推到第二岛链范围内,美国的第二岛链其实已经受到威胁了。因此,“福建舰”对“打破第一岛链”的意义不大,它是往第二岛链方向走的。
至于说“福建舰”与台湾,它俩也没有直接关联,我认为以我们现有的军力准备,处理台湾是不需要动用“福建舰”的。它是中国海军远洋作战编队的核心。所以我个人非常看好“福建舰”,其综合作战能力不亚于美军航母打击群。
“福建舰”排水量可能略小于“尼米兹”级,“尼米兹”约9万吨,“福建舰”大概8.5万吨。但福建舰总体设计很合理,加上我们采用的是电磁弹射,可以搭载歼-35这类优质“五代机”,再加上护航编队里055大驱,战斗力非常强悍。我上去过055舰,非常好。055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强的水面作战平台之一。
综合起来,“福建舰”的一个航母编队,有能力“追著美航母群打”。所以,它与台湾问题没有关系。我判断当前大陆军事准备,包括“福建舰”,更多还是为了应对“国际干预势力”。
回到台湾本身,即便到今天,中央对台大政方针仍是和平统一优先。你看,我们现在都在向台湾同胞讲“回归祖国的七大好处”,新华社也连发文章阐明立场,还邀请许多台湾朋友参加“10月25日台湾光复日”等活动。我们也一直在讲我们以“最大诚意、最大耐心、最大努力,追求和平统一”。
至于所谓的“国际干预”,关键取决于美国。日本呢,缺乏单独的干预能力,因为现在作战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日本现在哪怕添上了几十颗卫星,也远达不到美军那种规模。美国政府掌握的在轨卫星就上千颗,更不用说马斯克的上万颗“星链”卫星了。所以美国的信息探测能力很好,和日本不在一个水平。
所以“国际干预”是否会到来,主要看美国;一旦美国要上,日本多半会跟著上。要是美国不干预呢?日本我觉得是有心无力,因为它没有完整的作战体系。所以对高市早苗这种言行,大陆肯定会高度关注,也会发出警告。就我一个军迷的角度看,高市早苗更多反映的是日本的一个心态。
日本对台湾的关注度其实超过美国。美国一直把台湾当作一张牌在打,在美国人眼中,台湾这张牌实在不行、打不动就算了,可以丢。日本不太一样,日本曾占领台湾50年,也留下了一些日本人,再加上地理上更近,既有“感情”也有利益关联。从政治动机上讲,日本干预台海事务的意愿更强;但它的能力是不够的,还得靠美国。没有美国介入,只靠它一家去动手,我觉得它是非常冒险。要是美国不来、它自己上,那肯定是吃大亏的。
过去日本比我们强,主要是工业化搞得好,很多地方都是亚洲第一,甚至全世界非西方国家中第一。但这个优势已经结束了,中国大陆已经完成工业化,而且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工业化体系。所以在这种前提下,如果日本今天再来挑衅,我觉得就是找死。中国肯定是新账老账一起算。要是日本真按高市早苗的说法去干预台湾事务,日本肯定要倒大霉。
我们中国其实很重视中日关系,希望中日关系稳定。搞好周边外交是我国外交的一个总方针,日本是重要邻国,我们主观上并不愿意把中日关系搞坏,所以中日关系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
现在日本产生了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属于安倍派,是安倍一手扶植起来的,基本立场跟安倍一样,属于右翼。但如果你继续深入研究这位首相,从她的细微表现上看,你就会得出结论:她比安倍更右,这就更危险了。
另外,安倍出身政治世家,他的爷爷、外公、父亲都是资深政治家,他很小就做过他父亲的政治秘书,所以安倍在政治上挺老到的。虽然立场偏右,但他在政策执行上很灵活、会看实际情况。高市的问题在于:立场比安倍更右,行事方式也可能更极端。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市早苗当选对未来中日关系不太有利。
翟翾:目前感觉大陆对高市早苗都处于观察期。那我们来请教一下湘龙哥,现在看起来,美国“三大岛链”战略一直在往后缩,是不是意味著美国这套岛链战略已经翻篇了?美国接下来会如何调整对华战略?刚刚我们听到金老师提到了高市早苗在政治立场上更右,以及她最近的一些动作,这是她在刻意展现出一种高调“抗中”的姿态,还是对局势“搞不清楚”?我们在台湾要怎么做才能避免两岸关系被她的言论带偏呢?
唐湘龙:高市的逻辑是另外一套逻辑。就像金教授说的,日本当然知道自己眼前没有和中国较量的条件。大家都知道中美是当今两强,连特朗普谈到中国时都表现出高度谨慎。
大家都知道特朗普的特性:口无遮拦、哗众取宠。他就是要用一般政治人物不敢讲的话突显自己。可你会发现,即便如此,他在任何公开场合,一谈到中国就变得非常谨慎。这种谨慎,在高市早苗身上是看不到的。其背后原因并不是她无知,也不是口误,而是日本当前这个政府本身就是一个勉强拼凑出来的右翼政府。高市在角逐党内总裁、首相位置时,不得不与各种政党、派系进行拼凑、组合,以符合麻生派等的需求。然后让她成为一个“样板”、“傀儡”,把她推到台前,这就是她的最大特征。
这两年日本国内右翼、极右翼的民粹气息非常强烈浓厚。两年前我看日本网络政论时,这样的内容不是没有,但从来不是主流;相关直播、评论的点阅率很低,留言很冷。它反映了两年前的日本舆论圈对政治是冷感的,没有形成一股强烈的舆论以主导政治的欲望。可现在气氛变了,右翼民粹力量起来了。
民粹在日本这种体制里是毒药。今天的麻生、高市,说难听一点,是在饮鸩止渴。可明知是毒药,他们也得喝下去,因为没有别的选择。所以高市早苗今天的表达是在不断地试探红线。她敢讲连特朗普都不敢讲的话,这不是偶然,而是日本的战略选择余地很小所致。
她为什么老谈台湾?因为台湾的未来政治地位、两岸关系,已经到了“不可能不变”的地步。对美国来说,坦白讲,除了台积电之外,台湾并没有那么重要。那些“台湾是不沈的航空母舰”的说法,不过是从二战年代的旧战略思维里拼凑出来的传统想像。
可日本不一样。日本所谓第一岛链核心的战略位置,不只包括了日本本岛,还包括冲绳、琉球群岛这些关键点位。第一岛链一旦被冲破,日本的地位就会大幅下滑。日本非常清楚,这条岛链最可能被冲破的点就在台湾。只要两岸统一,第一岛链就破了;而日本在岛链体系、在地缘格局中的重要性,都会瞬间“贬值”九成以上。
所以,日本面对所谓“台湾有事”的压迫感,与美国、与韩国、与地球上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同。它的焦虑不是单纯“对著中国来”的,而是出于自身的地缘战略定位。在二战后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军事博弈与军事同盟体系中,只要两岸统一,日本在美日同盟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就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