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正式入列 三航母时代的中国正在大幅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撰文: 应濯
出版:更新:

11月5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在海南三亚入列,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与前两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不同,福建舰是中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母,能够弹射起飞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位居世界先进水平。

能否稳定运行电磁弹射系统是判断航母先进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2017年服役的“福特号”航母是目前美国11艘航母中最新的航母和唯一采用电磁弹射的航母,但一直以来因为电磁弹射的性能不牢靠、故障率高而备受诟病,甚至引发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的不满。

相较而言,尽管福建舰仍属于常规动力航母,与美国全是核动力的11艘航母之间存在差距,但只要福建舰能稳定运行电磁弹射系统,至少在西太平洋具有与美国航母平分秋色甚至能拒斥美国航母的能力。

歼-35舰载战斗机在海军福建舰电磁弹射起飞,这是战机离舰瞬间。(中国军号)

尤其要考虑的是,美国虽有11艘核动力航母,但美国是全球霸权国家,航母通常是在全球范围分散部署。美国除了“福特号”航母之外的10艘尼米兹级航母,多数已经运行20年甚至30年、40年之上,日益面临维护、大修的问题,能迅速进行全球部署的航母其实比较有限,甚至有分析认为只有3到4艘能迅速进行部署。

与美国不同,中国不谋求全球霸权,反复主张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制造航母主要是为了以实力求和平,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目前中国的3艘航母都是在中国沿海区域部署,具有天然地理优势,能在西太平洋建立强大的威慑,让中美两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可以预期的是,今后数年中国会有性能不亚于福建舰的新航母入列,中国日益迎来属于自己的深蓝时代。

福建舰入列的背后是中国从小米加步枪的时代迈上现代化军事大国的时代,是中国在经历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内忧外患和积贫积弱之后重新崛起为世界大国。中国海军起步晚,航母在长时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上世纪80年代刘华清将军踮起脚尖参观美舰的画面让世人看到中美军事装备的较大差距。

2025年6月,海军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远洋训练。(央视新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大幅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同时开始启动发展航母的计划,2012年入列的辽宁舰是中国在苏联航母半成品的基础上续建改造的第一艘航母,实现“零的突破”。从此中国航母像中国工业和科技一样进入厚积薄发的发展周期,2019年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2025年11月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入列。

航母是一国科技、工业水平和治理能力的象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整个国家的治理展现出持续接力、久久为功、办好自己事情的面向。在一百多年前的鸦片战争见到西方坚船利炮带来的内忧外患之后,中国开始认识到强大工业之于现代社会的关键意义,开始追求发展自强。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奇迹,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2015年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在10年之内让中国成功跃上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科技和工业实力大幅提升。

今天中国与美国还有着存量差距,但正如福建舰入列释放的信号,中国正在通过增量发展来赶超美国。只要不出现重大错误,只要能通过持续的改革和开放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有序提升国家治理的法治、民主、开放、公平程度,相信以强大工业实力作为基石、主张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会给世界带来新改变。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这样时候,中国越要戒骄戒躁,保持清醒和理性,越要追求良政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