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民兵开展实战训练 这是中国对日本的军事信号吗

撰文: 应濯
出版:更新:

11月24日,一则“多地民兵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提升应急处置和精准保障能力”的新闻,出现在互联网上。据报道,中国各地国防动员系统紧贴实战需求,组织民兵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比如,安徽萧县正在进行一场综合保障实战化演练,重庆市渝中区人武部组织新域新质民兵力量参加实战化演练。在最近中日关系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言论而急转直下的背景下,民兵实战训练是不是对日信号?

答案是不能这样简单理解。民兵实战训练或军事训练是数十年以来中国民兵工作的惯例,本身不是针对日本,而纯粹是正常的工作安排,是中国军事力量建设的必要组成。但在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引起中国强烈反应和实质反击的形势下,中国多地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的新闻,难以避免会让不少人对原本正常的安排产生联想。

查询公开资料可以知道,本次开展训练的重庆市渝中区在2022年1月有组织各街道武装部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目的是提升“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能力。2022年12月,贵州岑巩县人武部开展2022年第二期支援力量民兵基地化集中轮训。2023年9月,新疆昌吉军分区组织民兵专业分队开展实战化演练。这说明组织民兵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不是本次才有的新安排,而是过去便有的正常军事建设安排。

2025年11月7日,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发表讲话。(Getty)

关于民兵训练的规定是来自1990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布、2011年修订的《民兵工作条例》,第四章是关于军事训练,其中有规定“全国每年的训练任务,由总参谋部规定后,逐级下达”,“民兵的军事训练由县人民武装部组织实施”,“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军事训练,由军分区组织实施”,“县应当逐步建立民兵军事训练基地,对民兵实行集中训练”。这说明开展民兵军事训练是国家法规的要求。

细想一下,无论民兵还是现役军人,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是非常必要而又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不然的话,怎么在承平时期保持战力,怎么在危急时期派上用场。最近一些年,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决策层日益强化军事建设,对实战训练的重视有增无减。十九大报告表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二十大报告要求“坚持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

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华社)

最近,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打破多年以来的政治默契和政治模糊,将假设中的台海危机与日本“存亡危机事态”相联系,造成中日关系迅速恶化。为了威慑高市早苗与日本右翼,中国在黄海进行实弹射击,发出赴日旅游、留学的安全警示,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一时之间,不少人都在关心中日关系的走向,甚至有声音在讨论中日会否一战。但其实中国的反击是有限度的,中国并不希望看到两国关系失控。

中国的反击主要是为了迫使日本政府重回昔日的默契,而不是针对中日关系本身。中国的经济总量、工业能力和军事实力都已远超日本,反制高市早苗的筹码相对较多,既根本不需要、又根本不会让中日关系失控。中国当前最重要工作是不久前闭幕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所重申的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事业。目前多地开展的民兵实战化军事训练虽难免让不少人产生联想,但其实是中国军事建设的正常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