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创科团2025|罗桂祥中学学生深刻体验国家发展 启发未来科研路

撰文: 凌雯静
出版:更新:

《香港01》于7月14日至18日举办“海南航天创科青年交流团2025”,香港航空为出行伙伴全力支持。交流团邀请包括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罗桂祥中学师生在内的青少年,前往海南省了解当地发展。重点行程是在7月15日清晨于海南文昌现场直击,搭载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重要一刻。交流团结束后,参加的学生亦以文字纪录是次旅程的所见所闻及感想。

1.海南印记:科技脉动与文化交融之旅

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罗桂祥中学 撰文:李凯澄 萧雨晴

踏出俗称海口门户的美兰机场,满怀憧憬的我们,终于踏上了这片心驰神往的热土–海南。此次交流之旅,不仅让我们眼界大开,更是一次难得的契机,得以亲身触摸祖国蓬勃发展的脉搏,沉浸于其独特而深厚的文化魅力之中。这敞行程中,我们更有幸亲临位于文昌航天发射场附近的瑶光火箭发射观礼平台,直撃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升空。

是次升空任务是搭载“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前往中国空间站,计划对接“天和”核心舱。在观礼平台,我们亲眼目睹了烈焰腾空、巨箭刺破苍穹的壮丽瞬间。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与直冲云霄的轨迹,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那一刻,仿佛亲历了祖国科技力量迈向星辰大海的铿锵足音,民族自豪感在心中澎湃激荡。此外,行程另外两处的所见所闻,亦尤其令人难忘。

(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罗桂祥中学提供)

科技腾飞:文昌航太超算中心

文昌航太超算中心,绝对是中国航太科技腾飞的缩影。甫一踏入中心,模拟火箭发射的震撼场景便扑面而来。逼真的音效轰鸣,瞬间将我们裹挟其中,仿佛置身于壮阔的发射现场。通过详实的展示,我们了解到我国已将种类繁多的卫星送入苍穹,编织起一张覆盖全球的庞大卫星网络,以及由此构建航天大数据“天上拍”、“地上收”、“云上存”、“超级算”、“量子传”、“政企用”的全生命周期。目睹展板上熠熠生辉的航太成就,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更令人惊叹的是,中心内陈列著真实的卫星模型。通过距离观察其精密的构造与复杂的细节,航太工程的严谨与精妙,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直观方式烙印在我们心中。此外,中心内展示的前沿科技应用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元宇宙虚拟拍卖场将现实场景无缝融入网际空间,科技感十足;灵活矫健的机械狗,展现了仿生学的魅力;与人工智慧对弈,则让我们体验到人机交互的奇妙。

这一切,无不昭示著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也让我们深刻领悟到科技在未来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科技正日新月异地提升著我们的生活品质,将虚拟与现实的距离不断拉近。我们满怀热忱,期盼著科技的力量终能将更多天马行空的想像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罗桂祥中学提供)

国际舞台:博鼇亚洲论坛永久会址

博鼇亚洲论坛,是每年中国与国际交流的重要殿堂。在参访过程中,让我们深刻理解到这里所承载的分量。作为全球政商领袖思想碰撞、共商未来的舞台,也是连接各国的重要纽带,我们感受到中国在外交舞台上的积极姿态与建设性作用。会址本身亦是一座蕴含巧思的宝藏,建筑群设计恢弘大气,细节之处彰显匠心,就连一饰一物都耐人寻味。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会址内一些造型别致的小型风力发电装置,巧妙融入整体环境,无声地呼应著绿色发展理念,令人耳目一新。唯一遗憾的是,当日恰逢有会议进行,我们未能进入核心的主会场一探究竟,未能亲身体验那份汇聚全球智慧的氛围,这不免留下些许遐想空间。

结语:五日海南,成就终身印记

(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罗桂祥中学提供)

海南的魅力远不止于此,短短五日的海南之行,行程紧凑却收获丰盈。我们在春光椰子加工厂参与传统椰编手作,观摩现代化生产线,感受椰乡产业的蓬勃活力与传统工艺的巧妙结合。我们又在呀诺达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深入这片绿意盎然的世界,奇花异草与珍禽异兽构成了生机勃勃的自然课堂,让我们领略了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宝藏。

海南这片热土独特的椰风海韵和文化底蕴,以及其在航太科技、绿色发展、国际交流等前沿领域的卓越成就,已深深镌刻于我们的记忆之中。此行不仅是一次感官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对祖国的今日发展与未来图景,有了更真切、更深邃的体认。海南的印记,将长久地激励著我们迈步前行。

2.椰岛绿光:从三亚环保电厂到校园ECOESLA的启迪之旅

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罗桂祥中学 撰文:蔡靖蓝 李柏乔

怀揣著探索的热情,我们非常荣幸随《香港01》团队及一众同窗踏上海南这片热土,亲身体验其独特的自然风韵与蓬勃的创新活力。此行中,位于三亚市的光大垃圾发电厂及新能源基地,以其先进的理念与高效的实践,为我们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记。这次参访不仅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认知边界,更如同一束强光,照亮了我们校内由学生自主策划的环保科技发展项目“ECOESLA”的全新思维与发展路径。

(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罗桂祥中学提供)

变废为宝:光大环境的示范级环保智慧

光大环境是国内最大的环境企业,亦是全球最大的垃圾发电投资营运商之一,除垃圾发电外,从事业务亦包括光伏发电及风力发电等。位于海南省的三亚光大垃圾发电厂,其核心在于高效转化,并通过焚烧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电力。参访过程中,我们访问了光大环境的工程师,亦观察到整个垃圾发电流程高度自动化,井然有序。尤为关键的是,其先进的多级废气净化系统,几乎彻底地消除了异味,显著改善了传统垃圾处理带来的污染顽疾。

光大的技术版图已覆盖中国内地众多城市,更成功输出至德国、波兰等发达国家,充分彰显了我国在世界领先的环保科技实力与理念高度。令我们倍感振奋的是,由我们学生主导的校内多功能环保科技发电项目“ECOESLA”,其致力减轻环境负荷、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竟与这家行业巨擘不谋而合。这份跨越规模的共鸣,坚定了我们的信念。

(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罗桂祥中学提供)

绿动校园:ECOESLA的创新三角动能

ECOESLA项目的初衷,是应对社区能源来源单一化的挑战。传统的太阳能发电易受制于天气,风能发电则依赖不稳定的风速。为此,我们在校内创新性地设计了一款多功能环保发电装置,巧妙地融合了三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以及独特的人力发电模组(如健身单车)。在光照或风力不足时,人力发电便成为可靠的补充。装置还配备了高效的储能系统(容量高达1024千瓦时),确保收集的每一度电能都能被有效储存、按需使用,最大限度避免能源浪费。这敞光大环境的参访,堪称一场系统化、精细化运营的震撼教学。从垃圾的源头分类、智慧运输、高效焚烧到末端近乎苛刻的废气净化,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严谨的科学规划与无缝衔接。

我们深刻感受到系统化运作的高效,每一环节其实都经过精心规划。这启发了我们思考ECOESLA日后能否引入监测系统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甚至将项目扩展至整个校园的环保管理,令更多师生参与其中。光大环境同时积极推动社区教育,透过实例展示环保与经济确实可以并行不悖。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筹办校园环保展览、工作坊或开放日,向大众介绍可再生能源的原理与应用,甚至构思将多余电力供应予周边社区,以建立微型能源循环系统。

(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罗桂祥中学提供)

结语:破土成林,播下绿色种子

此次海南之行,远非一次简单的考察,而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迪与行动催化剂。光大环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开放参观、社区宣教等方式,生动诠释了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和谐共生,这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深刻体悟到,真正的环保事业,其内核超越了单纯的技术革新,更在于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与激发持续的集体投入。光大环境的成功,植根于中国政府的有力支持、市场的有效驱动与公众的积极参与三者所形成的强大合力。

反观我们的ECOESLA项目,虽始于校园一隅,规模尚小,却蕴含著无限可能的生命力与成长性。日后,我们将汲取此行所获得的智慧与力量,不断突破局限,深化实践,努力将这颗源自校园的种子,培育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绿色行动标杆,为共同绘就的绿色未来,贡献我们年轻一代的坚实力量。

01创科团2025|罗桂祥中学学生深刻体验国家发展 启发未来科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