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智英文书院放下传统 学生办破格辩论奇趣杯 思辨思维生活化
宝血会上智英文书院是深水埗区传统英文中学之一,但勇于破格创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于十多年前起创办“奇趣杯”至今,成为学界别树一帜的辩论比赛,辩题贴地而有趣,百分百生活化,例如“识人好过识字”、“香港女团愈做愈好”、“在动画Chiikawa中,Chiikawa应放弃考五级除草证”等。
上智英文书院中文辩论队负责老师卢美雪坦言,的确有前辈表示“(辩论)唔应该系咁”,但学校决定放低一些传统包袱,以另一形式考验同学。她指奇趣杯生活化的辩题同样测试到学生内功,而且辩论完结后更能将辩论过程的得著带回生活之中,“其实都系辩论,唔想同学学完就完,而系生活嘅”。
辩恋爱观、人生观、商业策略 将思辨思维生活化
传统辩论比赛的题目,离不开世界大事、社会政策,不过奇趣杯的辩题却包罗万有,涵盖民间智慧、网民观点、娱乐、卡通等贴地题材。卢老师举例一些奇趣杯经典辩题,例如“婚姻是恋爱的坟墓”、“生离比死别更难受”;而今届比赛与爱情相关的辩题则是“将伴侣训练成战士比将他养成公主好”,学生就要思考应该要多照顾伴侣还是让伴侣独立一点。
她指这些题目都与爱情相关,表面上看来单纯是别开生面的辩题,但当学生认真准备辩论时,“你真系会令学生谂好多人生嘅嘢”,有助学生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卢老师又以辩题“识人好过识字”为例,笑言一般比赛很难以此作为辩题,但其实这是于社会中很赤裸而现实的事情,“日常生活都一定会谂,无论大人细路都一定会谂,读咁多书做咩嘢呢?”。另外一条辩题“YG娱乐公司应延后Nest Moster出道计划”就涉及商业策略,同样难以登上一般辩论比赛,但这些题目既刚好触及学生的兴趣,亦能讨论商业策略背后的正当性,是其他比赛未能做到的空白位置。
另一位中文辩论队负责老师梁智锋亦指,奇趣杯辩题多元化,变相推动学生探索不同知识领域。数年前的比赛曾有辩题以“区块链”为题,学生要在事前作大量资料搜查,“你问坊间咁多人,他们都未必答到你,但我哋嘅学生会去了解,会比同龄人更通透”。
比起增长见闻,一些从辩论中学到的软技能及处世态度亦相当重要。梁老师指,参与辩论队的学生,由于要在短时间内清楚表达出论点,说话往往一针见血,更重要是习惯多角度思考,不会武断地下结论,利助人际沟通。
奇趣杯已成学校标志性活动 辩题曾掀网络疯传
奇趣杯于今年踏入第十四届,冯郑惠仪校长直言已经成为学校的“Signature Event”,对于辩论界亦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希望可以直一举办下去。她笑言,活动最初由一班有心的学生及老师希望尝试举办一个有新意的辩论比赛,“有人参加就举办”,没有想过比赛可以举办至今。
梁老师补充指,现时每届奇趣杯有16个名额,但每年收到的报名数字都多于名额,最后只能依特定准则录取入围队伍。他更指,“每年踏入10月至11月,就会有其他学校打电话到校务处,问今年会不会举办(奇趣杯),佢哋会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奇趣杯的辩题会放上社交媒体宣传,向公众推广辩论活动。某年,奇趣杯的辩题引起了网民疯传,甚至扬言要到学校观看比赛,使负责主办比赛的学生们都紧张了起来,学校亦严阵以待,不过冯郑校长笑言,“原来佢哋唔系真系要嚟踩场”,但事件对学生而言是很好的经验,又坚持不视社交媒体是洪水猛兽,毕竟社交媒体是现今世代的文化,也是学生的主要沟通渠道。事实上,学校亦一直教导学生在网上发言要深思熟虑,特别是代表学校时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活动已超额完成最初目标 推动校内辩论气氛
奇趣杯即使在疫情期间仍然以视象形式举行,连续14年没有间断,冯郑校长认为比赛已经超额完成当初设定的目标,成功以有趣的形式推广辩论,学生亦会对有机会主办奇趣杯而感到自豪,特别是师姐们传承给师妹们,都会再三叮嘱一定要以最高规格举行比赛,确保比赛得以顺利完成。
梁老师亦指,奇趣杯的出现亦在校内推广了辩论风气,例如初中班际辩论比赛举行期间,每一场都会吸引大量学生观赛,更会为胜负而兴奋或流泪。学生们对辩论如此投入,正是老师们希望看到的画面及成果。
相关报道:上智英文书院奇趣杯 学生辩论史迪仔应否被毁灭 反思本性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