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不懂教不要生”!厌童风气日盛 台医反斥这些人双重标准
台湾妇产科医生苏怡宁呼吁社会停止对育儿父母的苛责,别再说“不会教就不要生”。他指出,大人自己也曾哭闹成长,凭甚么对孩子零容忍?此言一出,引发许多家长共鸣,有人分享在公共场合哄孩子却遭白眼,压力如同被社会审判。网友也批评双标现象,认为大人吵闹能被包容,孩子哭两声就被放大检视,呼吁台湾打造更友善的育儿环境。
“拜托喔,请不要随便指责‘别人不会教就不要生’,会讲这种话的请先照照镜子!”台湾妇产科医生苏怡宁近日在社交平台上语重心长地发文,回应对公共场合中孩童哭闹的批评声音。他强调,这样的说法不仅情绪化,也反映出社会对育儿的不友善与冷漠。
苏怡宁直言,经常讲这种话的人,第一个被骂到的其实就是自己的父母。他反问:“不然你自己是有多长进?你爸妈是把你教得多好吗?”并指出,即使是那些如今看似成熟的大人,也曾经是会哭闹、情绪失控的小孩。
“你有没有问过你爸妈?你小时候都没哭过吗?”
他进一步提到,若按照“会哭闹=爸妈不会教”的逻辑,那么过去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曾经哭过、闹过、不听话过,都不应该被生下来。“请你回去问问你爸妈,你小时候是不是从来没哭过?没有赖过床?没有在公共场合情绪失控过?如果有,那你爸妈是不是也‘不该生你’?”苏怡宁犀利反问。
他感慨地说,有些大人自己长大了,选择性不去理会他人、不顾公共空间的秩序,却对小孩的情绪零容忍,“你自己都不鸟别人了,凭什么觉得小孩会听话听到底?”
家长心声:在台湾带孩子,常常像在接受社会审判
这篇贴文引起许多家长的共鸣。有妈妈留言:“我在百货公司厕所里哄哭的孩子,外面就有人说‘现在的爸妈都不会教’,我当场真的快崩溃。”另一位爸爸则分享:“孩子睡不饱、肚子饿,在车上哭闹,我还没开口安抚,就先被路人翻白眼。难道我努力的育儿只剩下‘被检讨’?”
不少家长也提到,他们在公共场合经常背负“恐龙家长”的标签,但事实上他们一直努力管教,只是孩子有情绪、有状况,是难以百分之百掌控的。“有些人连大人自己都管不好了,却要求爸妈让小孩完全静音,这合理吗?”一位家有过动症儿童的妈妈这样说。
相关文章:忧孩子半夜哭声太吵 爸妈发挥创意 预先准备奇招与邻居皆大欢喜
网友反思:大人吵闹时可以被包容,孩子哭一声就被放大检视
除了家长,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支持苏怡宁的观点:“台湾的育儿环境真的本来就很不友善,再加上少数不负责任的家长,导致连认真管教的爸妈也被牵连”、“很多人可以接受大人在咖啡厅高谈阔论、外放影片不戴耳机,却对小孩哭闹零容忍,真的很双标。”
有网友补充:“一个小孩哭两声,全场都在看,但大人吵架讲电话却没人敢出声,社会对孩子就是更不宽容。”
苏怡宁最后无奈表示:“拜托,请给台湾一个友善的育儿环境好吗?”他相信多一点包容与理解,不该是难事,但现实却总是令人失望。“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同理,其实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
“但好像真的很难,算了,就酱。”他语带无奈地写下这句话,却也道出了许多父母心中说不出口的疲惫与无力。
【本文获“妈妈宝宝”授权转载,原文:别再说“不会教就不要生”,医师呼吁:给台湾一个更友善的育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