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菌竟吃掉心脏瓣膜!台6岁女童烂牙惹祸 无故发烧3日要留意
台大儿童医院心脏科医生陈俊安早前在Facebook分享,一名没有心脏病病史的六岁女童,竟因蛀牙引发罕见却极具致命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根据临床观察,“感染性心内膜炎”致死率甚至高于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医生呼吁平常把牙齿顾好最重要,一旦出现莫名的发烧,烧超过3-5天,就要注意是否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台大医生分享惊人案例,蛀牙跑进血液中的细菌,吃掉心脏瓣膜
台大儿童医院心脏科医生陈俊安早前在Facebook“儿童心脏会客室: 聊聊孩子们的心事”分享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临床案例:一名原本身体健康、毫无心脏病病史的六岁女童,竟因几颗看似无害的蛀牙引发罕见却极具致命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蛀牙跑进血液中的细菌,聚集在一起吃掉了女童的瓣膜,并且随着血液侵犯全身各个角落,身体器官一半以上被细菌破坏。根据临床观察,其致死率甚至高于多数先天性心脏病,让医界对此高度警觉。这名女童的案例被列为台大医院儿科晨会的重要讨论个案。
相关文章:蛀牙|5岁男童20颗乳齿蛀了一半 部份牙龈受感染 含脓含到面肿
陈俊安说明,一旦进入血液的细菌多到在瓣膜上形成一大坨“细菌斑”,并趁抗生素发挥作用前伺机扩散全身,此时的死亡率比很多“先天性心脏病”还高几十几百倍。医生也呼吁,传达两个重要的观念:
第一,平常把牙齿顾好最重要,而不是到要做牙科治疗前才在担心要不要做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
第二,一旦出现莫名的发烧(没有任何感冒等症状),即使只是38度多的微烧,只要烧超过3-5天,就要赶紧来医院评估是否有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简单来说,高风险族群平常就要认真顾好牙齿,莫名发烧时更要提高警觉。”而没有心脏病,只是低风险,不是零风险。
预防孩子蛀牙!家长有责任
编辑部也提醒大家,蛀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食物经过一段时间,和口中的酸发生作用。因此良好的饮食、清洁习惯是有效预防蛀牙的方法。孩子若一边喝奶睡觉,或长时间让牙齿浸泡在奶水、果汁、糖水等,都会使宝宝洁白光滑的牙齿脱钙,染色变成棕色、或黑色的坑洞,造成幼儿早发性蛀牙。
另外,爱吃甜、较黏牙的食物,会使牙齿不容易清洁。家长应该减少孩子甜食摄取量,尽量以天然食物取代精致食品,并且从小培养孩子吃完东西就刷牙的习惯。
相关文章:日本儿童平均蛀牙0.6颗 香港平均2.2颗 3大原因形成蛀牙问题
【本文获“妈妈宝宝”授权转载,原文:6岁童蛀牙,细菌竟吃掉心脏瓣膜!台大医生示警:死亡率比很多“先天性心脏病”还高几十几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