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治疗师提醒新手爸妈常犯五大沟通错误 或会致子女不愿开口
语言发展|各位新手爸妈,平日与小朋友沟通时,会否不自觉地犯了以下的错误?
本文作者:言语治疗师妈妈Miss Carley
【爸妈常犯五大沟通错误】1.于句子里中英夹杂
于同一句子里中英夹杂,例如“你想唔想食cake”啊? 小朋友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需要清晰、有系统地吸收语言的语法规则、词汇及逻辑。家长于同一个句子内中又中又英会打乱这种系统性,令他们难以区分两种语言的独立结构,造成语言混乱,有可能令小朋友说话时亦会中英夹杂,或者混合运用两种语言的句式及文法。例如小朋友用中文表达 give me a pencil 时会直译为 “比我一枝笔 ”。
【爸妈常犯五大沟通错误】2. 不断向小朋友发问
这样做可能带来以下的负面影响:首先,不断的提问会令孩子处于持续的“被审视”状态,尤其是当孩子不知道如何回答或怕答错时,会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增加小朋友的心理压力,久而久之更可能令小朋友变得胆小及不敢表达自己。孩子亦可能会觉得被“追问”,从而产生厌烦心理,甚至故意不作声或敷衍回应,影响亲子关系。
另外,孩子在观察或自主思考时,家长不断提问会打断他们的专注力和思维过程,让他们难以深入感受和思考事物,也阻碍他们独立思维的能力。
【爸妈常犯五大沟通错误】3. 替小朋友作出回应
这样做可能会带来以下问题:首先,孩子表达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家长太心急回应会妨碍他们自主思考、组织语言,影响小朋友的逻辑思维发展。
另外,孩子说话时,家长急于替他们说出想法,会打断孩子的表达节奏,剥夺他们表达自己的机会。长期下来,孩子可能会变得不愿意主动开口说话,甚至懒得组织语言。
还有,家长替孩子回应时,往往是基于自己的猜测,未必能准确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或感受。例如孩子想说“我其实不想分享这个玩具”,家长却抢先说“他是愿意分享的”,会令孩子觉得不被理解,或被人忽略感受,甚至得不到被尊重,从而不愿意再和爸妈深入沟通。
【爸妈常犯五大沟通错误】4. 未开口便拥有物品
在香港,很多小朋友由佣人姐姐或家中长辈照顾,家长则须多加留意了!外佣和外公外婆等经常会犯一个通病,就是一看见小朋友有甚么需要(无论玩及吃的)便急不及待地拿给小朋友,久而久之,或会令小朋友失去沟通动机和开口说话的机会。照顾者平日在给予小朋友想要的东西前,应先请他们开口作出要求,令小朋友明白沟通的真正目的。
【爸妈常犯五大沟通错误】 5. 过份纠正发音
对于三岁以下的小朋友来说,口部肌肉和语音掌握也正在发展中的阶段,因此有发音不清的问题是正常的。爸妈们毋须急于纠正小朋友的发音问题,否则可能会令他们失去说话的动机和自信心。对于这个阶段的小朋友来说,家长应鼓励他们多说话及表达自己,并以提升孩子的词汇量及丰富句子结构为目标。
爸妈们平日与小朋友说话时,记得多加留意,避免以上的五大沟通错误,这样就可以提升亲子沟通的效能,并培育出说话能力高的宝宝了!
《本文获言语治疗师妈妈Miss Carley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