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周奕玮半年摆脱重度脂肪肝!自揭靠3招逆转肝纤维化

撰文: 浩贤
出版:更新:

41岁金牌司仪兼“旅游达人”周奕玮(Jarvis),经常穿梭香港日本两地,为观众推荐“食买玩”的好去处,每每都要在镜头前的大饮大食,过程中难免令其健康响起警号。事实上,早前他就曾分享自己的身体检查,赫然发现自己患上重度脂肪肝,情况令人担忧。近日Jarvis就透露健康状况,脂肪肝指数已逐步下降,其中肝脏硬度及纤维化指数更“大翻车”狂甩至的健康个位数,成绩相当令人鼓舞。

(图片来源:IG图片)

爱好拉面、汤面又不好运动的Jarvis早于半年前被爆出有重度脂肪肝,其脂肪指数严重致 395 (dB/m) 比正常超出 100 (dB/m) 而硬度及肝脏纤维化的程度则已到达 10.2 (kPa) ,远超出一般正常值约在 2 至 6 (kPa),被验出患有严重脂肪肝,肝健康可谓是岌岌可危。

不过,近日Jarvis于 Instagram 上载最新肝脏检查结束,脂肪肝指数有明显进步,其中肝脏硬度及纤维化指数更减至 5.4 (kPa) 的健康个位数,成绩相当令人鼓舞。究竟他做了什么,能够在半年内就将肝脏健康从危急边缘拉回来?

半年摆脱重度脂肪肝:靠“3习惯”逆转肝纤维化!

Jarvis坦言,自己还未开始进行运动特训,但两个超标指数已经有1个返回“安全地带”,接下来的目标就要令自己就是要令肝脏“完全康复”。他又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早已默默地做对了以下三件关键事,成功将体内危机逆转,证明减脂并非难事:

1. 少喝汤底

“旅日达人”Jarvis过往最爱沉醉于浓郁的日式拉面世界,尤其习惯将汤底一饮而尽。这次他带著盐度计畅游日本,打算控制自己的饮食及盐度摄取,谁料这一测,竟揪出了多年来对身体造成巨大负荷的真凶!

他发现,自己最爱食的拉面,其汤底盐份测试结果显示严重过咸,甚至已达“重盐级”警戒线。有吃拉面及喝汤底习惯的他,可想而知日积月累当中摄取的高热量、高饱和脂肪和大量盐分,早已严重超出身体所需范围。因此,避开这高热量、高钠、高饱和脂肪的“致命汤底”成为了逆转关键,等同于即时截断了内脏脂肪和水肿的重大来源。单是改变这个饮食习惯,便有助于大幅减少不必要的热量和脂肪摄取,是减脂成功的首要关键。

2. 净肝排毒食疗,为肝脏补给

(图片来源:IG图片)

在与“重度肝纤维化”的斗争中,Jarvis没有单打独斗,他开始定期采取净肝排毒食疗策略。这绝非可有可无的小动作,而是给予受损肝脏直接的修复与保护。他透过例如定期服用肝保健品或摄取有助肝脏修复的营养素等方式,为肝脏细胞提供了所需的养份,辅助它从重度负担中“回血”,加速排毒,让肝功能得以逐步重启。

3. 多饮水,启动体内“燃烧引擎”

Jarvis的成绩证明,即使是最简单的习惯,也能带来肝脏健康带来极大的效果。多饮水并非仅仅解渴,其背后的机制是多方面结合而成:首先,它能够促进新陈代谢与脂肪燃烧,犹如启动了体内的“燃烧引擎”加速消耗;其次,饮水同时能增加饱足感,从源头抑制了对邪恶美食的欲望;最重要的是,用清水代替了各种高热量饮品(如汽水、甜饮),在不知不觉间大幅减少了卡路里摄取,并能提升运动表现,维持身体的最佳机能。

什么是脂肪肝?

肝问题在本港越来越普遍。中文大学调查曾指出,超过4份之1香港成年人患有脂肪肝。另一项中大全民肝脏健康普查推算,约有一百万港人患上脂肪肝,是亚洲地区最高。

肝内的脂肪(主要是三酸甘油脂)含量超过肝脏容积的5%以上。

有些人会误解脂肪肝是因为饮酒而成的,但其实脂肪肝可以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两种。患上脂肪肝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大部份脂肪肝的患者都有肥胖、大肚腩的问题。不要轻看“大肚腩”,《香港中文大学肝脏护理中心》指出,有研究显示,七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同时患有代谢综合症(即“大肚腩”兼高三酸甘油脂、 高血压、高血糖、好胆固醇水平过低,4项其中2项)。若患上代谢综合症,会增加患上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高达三倍。所以即使脂肪肝本身未给予任何症状,也未发展成肝硬化、肝癌,但它带来的警号却不容忽视。

按图看清肝病5大症状:

+7

相关文章:【脂肪肝】肥胖服过量止痛药13类人属高危 持续受损会致肝硬化

脂肪肝的症状

轻度脂肪肝可以没有症状,中度脂肪肝,可以伴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作呕、呕吐、右上腹隐隐作痛等。

脂肪肝高危族群

1)肥胖,尤其是中央肥胖

2)饮酒

3)饮食失节(煎炸、油腻、浓味食物)

4)情志失调

5)缺乏运动

但也顺带一提,不一定肥胖人士才会有脂肪肝,瘦人也有机会有,尤其是营养不良、或快速减肥的人士,也容易有脂肪肝。

推介3大保健穴位

大家可透过揉按穴位保健,每日揉按每穴2次,每次1至2 分钟(按图):

+7

1)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俗称鸡心)和肚脐连线的中间点

功效:理气和胃,健脾化湿,帮助消化

对于没有症状的轻度脂肪肝,和伴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作呕、呕吐、右上腹隐隐作痛的中度脂肪肝皆有帮助。

2)合谷穴

情绪失调引起的肝郁气滞是形成脂肪肝的重要因素之一,合谷穴加太冲穴能够很好地把肝郁气滞调整过来,使人有舒畅的情绪面对生活压力。

位置:合谷穴在第一、二掌骨之间,也就是俗称的“虎口”。

功效:调整大肠经的气血,化湿解毒,配合太冲穴调整肝郁气滞

合谷是大肠经的原穴, 能使大肠经的气血畅通,使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及时排出体外,当然对脂肪肝有好处。

3)太冲穴

位置: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间(即脚指公和第二只脚趾中间的位置)

功效:调节肝脏的功能、情绪舒畅,气血调和

太冲穴为肝经的原穴,可以有效地调节肝脏的功能,使情绪舒畅,气血调和,避免多余的脂肪堆积在肝脏。合谷穴和太冲穴,均为是人体的重要保健穴位。

临床上选用针灸穴位治疗脂肪肝,当然不只这3个穴位,还会配合肝经的穴位疏肝理气,按实际临床需要而定。

不论是保健汤水或穴位,只供大家参考;如真有脂肪肝的情况,建议去找中医处理,对症下药。

中医健康小贴士

除了以上的保健茶饮,及穴位外,日常也应多注意(按图):

+1

1)积极改善生活习惯,控制饮食

2)戒酒

3)戒煎炸浓味食物,高糖食物或饮品(例如梅菜扣肉、鸡煲、吉列猪扒、烧味、蛋糕、西饼、朱古力、台式饮料包括珍珠奶茶等等),糖分很容易转化为脂肪积存在肝脏

4)陶冶性情(肝与情绪很有关系,肝郁气滞是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之一)

5)适当运动(运动可以健脾,健脾则运化好,防治脂肪肝)

尽管脂肪肝属于慢性疾病且初期症状不明显,但其潜在危害不容忽视,我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