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健康|心绞痛、心肌梗塞引发胸闷有差异 这样辨别成急救关键
原本控制稳定的血压,怎么一到冬天就明显变高,甚至接连出现胸闷、胸痛。
台湾国泰综合医院心血管中心心脏内科黄晨祐医师提醒:“主要是气温骤降时,体内血管也会跟著收缩,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和动脉粥状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尤其这期这段时间大多人都吃油腻的食物,容易让血糖、胆固醇超标!
相关文章:天气转冷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注意5保健要诀3护心时机👇👇👇
狭心症、心肌梗塞胸闷时机点不同
冬天本是急性心血管事件好发时期,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族群,要特别小心,一旦出现持续性胸闷、呼吸困难等一定要及早就医,只是心血管疾病最常都是以“胸闷”为表现,那如何辨别是“心肌梗塞”还是“慢性狭心症”?两者疾病又有什么差别呢?
胸闷就是心肌缺氧最常见典型的症状,少部分还会以喘、上腹部不适、头晕或恶心表现,而“心肌梗塞”与“慢性狭心症”产生的胸闷时机点就有差异,黄晨祐解释:“慢性狭心症引起的胸闷,大多在活动量增加、情绪激动时易发生,在休息之后胸闷即可慢慢改善。”
黄晨祐接著说:“若是心肌梗塞造成的胸闷,大多会持续且愈来愈严重,同时合并会有下巴牙龈酸麻、左手臂酸麻、恶心冒冷汗的情况,即使在休息或服用口服舌下含片后,症状大多不会有明显改善。”在临床上医师也会进行用相关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慢性狭心症一定要做心导管吗?
由于两者疾病的生理机转完全不同,在治疗与预后也完全不同,狭心症又可称为“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冠状动脉内膜因为粥状硬化导致内膜增生,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冠状动脉血流大多在“心脏负荷增加”时导致心肌缺氧。
慢性狭心症的治疗以药物为优先,包含抗小板药物、血管扩张剂或是乙型交感神经阻断剂等;若是狭窄程度严重者,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可以接受冠状动脉心导管检查,狭窄最严重的地方进行血管内气球扩张,若扩张后血流仍不佳,可以进行血管支架置放。
相关文章:护心|戒烟1年即降罹患心脏病机率?多运动戒糖6招助保持心脏健康👇👇👇
心肌梗塞救治抢时间!避免并发症是关键
而心肌梗塞往往来的又快又急,突发性的胸口不适可能在任何时刻发生,有可能是在睡觉休息或运动结束才发生。黄晨祐解释:“心肌梗塞大多是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内膜斑块破裂,造成血管腔内大量急性血栓形成,血管完全阻塞后相对应位置的心肌完全缺氧。”
而心肌细胞在心肌梗塞发生后约20分钟后,会发生不可逆的细胞坏死凋亡,此时需要的是抢时间的紧急心导管手术,尽可能即早打通阻塞的血管,清除管腔中的血栓,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进行血管支架置放。
心肌梗塞的并发症和做心导管手术的风险,和血管严重程度以及心肌再灌流的时间有很高的相关性,血管病变愈多、愈晚打通血管,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愈高。
冬季饮食多陷阱!火锅眉角多
除了按时服药之外,必须定期追踪各类胆固醇数值、糖化血色素、空腹血糖等,黄晨祐建议居家量测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特别是冬季时的血压容易忽高忽低,建议病友应该多纪录居家血压,回诊时和医师讨论必要的高血压药物微幅调整。
另外,冬天时的饮食大多是油腻、高热量的汤类或打边炉,容易使得血糖和胆固醇容易超标,建议避免食用过多的含油脂的肉类和加工火锅料,火锅汤底尽量用昆布、柴鱼风味的清汤为主,避开麻辣、芝士、酸菜白肉等重咸度的锅底,另外火锅汤建议只喝开锅后前20分钟,因为一旦煮过后,汤内的钠离子、磷酸盐及硝酸盐等食品添加物浓度会大幅提高,喝多了将造成身体极大负担。
相关文章:心脏健康|心绞痛、心肌梗塞有何分别?一文看清症状、治疗方法👇👇👇
延伸阅读:
【本文获“Heho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