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不动增1.64倍大肠癌风险 医生提醒60分钟必动 2招自救对策

撰文: 健康2.0
出版:更新:

你是不是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久坐的危害远比你想像得更深!研究指出,即使有运动习惯,长时间久坐仍会显著提高罹患大肠癌的风险,这个每天都在发生的习惯,正悄悄对你的肠道造成慢性的致命伤害。

运动也无法抵销 研究发现久坐也是致癌因子

台湾大肠直肠外科医师陈威佑指出,许多人误以为久坐的伤害,只要靠运动就能“功过相抵”,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2022年发表于《Journal of Korean Medical Science》的研究显示,每天坐著超过10小时的人,罹患大肠癌的风险竟高达1.64倍。

这项研究最关键的发现是,即使有规律运动,只要久坐时间过长,这样的风险依然存在。这意味著久坐的伤害并非“不运动”,而是另一种低强度、慢性且高频率的代谢负担,持续地对身体造成影响。

相关文章:大肠癌|肥胖饮酒7种人属高危险族群!留心6大症状粪便带血要就医👇👇👇

+4

医揭:久坐伤害肠道的3大机制

为什么坐著会对肠道造成如此大的威胁?陈威佑解释,大肠癌的发展与“代谢异常”和“肠道菌相改变”密切相关,而久坐正是这两大问题的催化剂,主要透过3大机制攻击你的肠道。

1. 增加胰岛素阻抗

长时间坐著不动,会让身体的能量代谢变得迟缓,导致脂肪容易堆积、血糖调节功能下降,最终引发“胰岛素阻抗”。这种代谢异常状态,会刺激肠道黏膜细胞过度增生、分化异常,长期下来就可能形成癌前病变。

2. 引发慢性隐性发炎

久坐会让身体长时间处于一种轻微但持续的发炎状态。当体内的发炎指数上升,会导致肠道黏膜的DNA更容易受到损伤与突变,大幅增加细胞癌变的风险。

3. 影响肠道血流与菌相

久坐会直接导致肠道的血液流动变慢,影响黏膜的营养与氧气供应。同时,肠道蠕动也会减弱,造成肠道菌相失衡,好菌减少、坏菌增生。这些坏菌会产生毒素,持续刺激黏膜发炎、破坏细胞,提高致癌机率。

保护大肠不只靠饮食 医授2招“中断静止”自救法

陈威佑强调,大肠是一个需要透过“活动”来刺激的器官。想保护肠道,除了少吃红肉、多吃纤维外,更重要的是养成“少坐”和“中断静止”的习惯。他建议,不论工作多忙,都要记住以下两个简单却极为重要的生活对策:

1. 60分钟要活动1次

每坐60分钟,就务必站起来活动至少2分钟。不论是去倒水、上厕所,或是单纯在座位旁伸个懒腰,这些微小的动作都能有效唤醒肠道蠕动,促进血液循环。

2. 善用零碎时间

主动切断“连续静止”的状态。例如,午休时间可以起来散步5~10分钟;搭乘大众运输时提早一站下车,多走一小段路;开车等红灯时,也可以动动脚踝或转动小腿,促进下肢循环。

陈威佑表示,久坐对肠道的影响,不像腰酸背痛那样立即有感,却是一种慢性累积的健康负债。

从今天起,时时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坐久了就该动一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改变,正是远离大肠癌、保护肠道健康最实用的关键。

相关文章:久坐不动是万病之源?久坐会增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罹患率

+17

延伸阅读:

王彩桦常做这动作加速膝退化!她用3招保养膝关节 医加码2运动有效护膝

【本文获“健康2.0”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