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吸烟者或从未想过患肺癌 迟确诊可引致脑转移

撰文: 健康Easy
出版:更新:

大众多以为不吸烟就不会与肺癌“扯上关系”,然而有一种肺癌的患者多为年轻及从未或轻度吸烟者。正因这班患者从未想过自己会患上肺癌,他们确诊时大多已经属于晚期,而且出现脑转移,日后有机会造成认知障碍、癫痫或肢体无力等。针对这类肺癌,医学界研发了第三代药物,除了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存活期,更可预防及减慢脑转移恶化的情况。

肺癌与基因突变关系密切

超过一半肺癌个案在确诊时已属第四期,主要是因为早期肺癌的症状并不明显,很多时当肿瘤变大或是病情进一步恶化时,患者才会感到呼吸急促、少量咳血、食欲不振或体重无故下降等。临床肿瘤科专科张文龙医生指,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小细胞肺癌(SCLC),当中NSCLC占整体肺癌个案逾八成半,而医学界近年亦发现越来越多肺癌病例与基因突变有密切关系,因此检测患者基因突变已成为选择合适治疗的关键。

针对NSCLC而言,当中有数种主要的基因突变,包括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等,而ALK阳性NSCLC常见于较年轻及从未或轻度吸烟的人士,与传统肺癌患者为吸烟者及年纪大有明显差异,所以容易被忽略。张医生补充,ALK阳性NSCLC患者的年龄中位数为52岁,比一般NSCLC患者的64-70岁更年轻,而且他们几乎无重度吸烟者,惟约八至九成患者诊断时已为晚期,并已出现脑、肝转移、胸膜或心包积液。

:张文龙医生指,早期药物因无法有效穿透血脑屏障,脑转移仍然会发生。

脑转移可致脑部受损

原来,约26至40% ALK阳性NSCLC患者在诊断时都已出现脑转移,研究亦显示,脑转移高发的情况与患者多在晚期确诊有密切关系,其死亡风险更高约2.6至3.1倍。ALK阳性NSCLC常出现脑转移,是因为此类癌症的肿瘤生长迅速且较具侵袭性,加上脑部提出了适合肿瘤生长的微环境。张医生又称,早期药物因无法有效穿透血脑屏障,所以较难进入脑部以控制脑转移的情况,很多患者即使其他部位的转移控制良好,脑转移仍然会发生。若出现脑转移,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能会受到损害,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素及预后。

与其他癌症一样,化疗是传统治疗ALK阳性NSCLC的方法之一,其后出现第一、二及三代ALK抑制剂。一名46岁外籍男士于去年初确诊ALK阳性NSCLC,虽然他无脑转移,但已扩散至右胸膜、肺门淋巴及纵隔淋巴。医生先为他处方第二代ALK抑制剂,约两个月后转用第三代药物。11月覆诊时,医生发现其右上肺叶肿瘤、肺门淋巴及纵隔淋巴明显缩小,而且维持无脑扩散的状态。直至今年2月,他更进展为无肿瘤状态,效果非常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