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照脑”成趋势 深圳医院引入AI早筛 半小时测阿兹海默症风险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香港脑退化症(阿兹海默症)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39年倍增,传统筛查准确度低,导致许多患者错过黄金干预期。内地著名神经内科专家、和睦家脑健康首席专家郭毅教授指出,应在45岁开始规律进行脑健康体检,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健康”。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新成立的脑健康中心,提供AI驱动的“一站式闭环”方案,通过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帮助患者改善情绪困扰,并实现阿兹海默症的“早筛、早诊、早干预”。

AI早筛吸港客 专业、快捷、价格相宜

新风和睦家医院脑健康筛查门诊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接待的香港患者占比三分之一,大湾区脑健康服务正成为港人新选择。郭教授分析,这股“北上照脑”热潮主要基于几个优势:医院拥有“功能脑电”无创脑健康筛查服务,此核心技术在内地处于领先地位。其次是显著的成本和效率优势,郭教授坦言:“在这边做检查的费用,可能是在香港检查费用的一半”,而且在和睦家基本上预约后一周内就可以安排看诊。加上一站式服务、交通便捷和政策支持,让“北上照脑”成为港人脑健康的新选择。

内地著名神经内科专家、和睦家脑健康首席专家郭毅教授。

45岁开始做“脑体检” 把握治疗黄金期

郭毅教授强调,大众对脑健康的认知极需提升:“不少主动到医院来看病的病人,都已经是轻度痴呆了。”因为许多人错过了治疗黄金期,亦错过了所有药物,包括仑卡奈单抗、多赖单抗等的最佳干预时机。因此,主动关注脑健康至关重要,国家倡导中年级老年人群尽早开展脑健康筛查,他建议,45岁以上,大脑健康也该“体检”了并主动发现问题。

“大脑心电图”25分钟无创检测 准确率逾八成

传统脑电图技术虽已诞生百年,主要用于癫痫等疾病诊断,但郭毅教授历经近九年的研究与临床积累,率先将其升级为“功能脑电”,成功拓展至脑功能评估与认知障碍早筛的新领域。郭教授形容这项技术如同“大脑的心电图”,它透过头皮电极或光学感应器捕捉大脑神经电信号,并结合AI演算法分析,仅需20-25分钟即可完成一次无创检测。

这项技术的准确性可达八成以上,远优于准确率不足六成的传统量表评估。不仅能筛查阿兹海默症,而是全脑功能检测,例如筛查出“长新冠”所导致的脑雾,亦能排除如睡眠不好、压力大等可逆因素导致的认知下降。

更重要的是,它能实时监测大脑电活动,在阿尔茨海默症明显症状出现前的15至20年间便对大脑病变发出早期预警,将受筛查者分为低、中、高三个风险等级,为临床干预争取更多宝贵时间。

“一站式闭环”服务 从筛查、评估到治疗方案

郭教授介绍,在“一站式闭环”服务流程下,患者的体验非常便捷。筛查过程仅约20至25分钟,清洁头皮后佩戴电极帽进行检测,患者第二天即可拿到报告。报告会显示“正常、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四个认知风险等级,医生随后会结合血液标记物、磁力共振影像等进行“多模态评估”。接著便进入分层干预治疗方案,医院首先推荐无创的生活方式改变,如饮食优化、睡眠调整和认知训练;第二步是rTMS(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神经调控;最后才是药物治疗。

无创干预见曙光 rTMS结合饮食成功逆转病情

rTMS技术是其中一项无创干预的手段,郭教授将其原理形容为利用磁场在脑部形成微电流,对大脑神经细胞有“按摩作用”。其效果不仅能改善认知,还能改善睡眠和焦虑水平。

郭教授分享了一个52岁的成功案例,该患者有重度焦虑抑郁,且阿兹海默症已达中风险。“他接受了约60次的rTMS治疗,并配合“严格地中海饮食”。结果非常惊人,一年后,他的脑电图改变非常明显,抗抑郁药减半;两年后,抗抑郁药全部停掉。”郭教授表示,患者的标记物消失了,阿兹海默症也治愈了。这个案例有力地说明了,通过无创神经调控和饮食优化,可以逆转部分病情,为更多阿兹海默症带来曙光。

展望未来,郭教授坦言,目前深港医院间的病历资料尚未打通。医院正积极规划,希望未来能在香港推广脑电技术并建立相互转诊协议,甚至计划与本地大学合作,在香港成立“亚太的神经功能评估和神经调控协会”。他期望,能结合香港在生物标记物上的领先优势,与深圳共同推动脑健康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市民大众。

服务热线:
24小时咨询预约/WhatsApp︰+852 5801 1515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强路4012号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
(地铁沙尾站C出口直走约3分钟,医院大楼在左边)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