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Share大湾区|中秋家宴添“鲜” 南澳岛隐藏鱼市大揭秘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在中秋节,广东人的团圆饭桌上,总少不了一道道“鲜”气逼人的时令海鲜。当皓月升空,万家灯火下,一桌凝聚大海精华的饕餮盛宴,便是对“不时不食”最地道的诠释。
近日,South记者来到南澳岛体验晨间鱼市,在海岛清晨的微风中,揭开这口极致鲜味如何从碧波万顷的海域,直达中秋团圆宴的餐桌。

南澳岛晨间鱼市。(South)

早上6时,鱼市早已人声鼎沸。海浪拍岸声、渔船低鸣声与商贩间的“加密通话”交织成独特的“早安交响乐”:“海虾3斤”“刚上的鱿鱼”“便宜点啦”......在外人难懂的暗语里,藏著抢鲜的门道。刚靠岸的渔船上,渔工直接拎起塑料箱登岸,活蹦乱跳的海货带著海水飞溅,商贩们围拢询价,电话那头不时传来“这批留给我”的指令,“手快有、手慢无”仿佛成为了鱼市的交易“潜规则”。

作为广东唯一海岛县,南澳岛无工业污染,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滋养出格外肥美的海产。(South)

“第一次见这么多渔船,刚捕捞上来的海鲜新鲜又便宜!”来自扬州的吴女士举著刚买的海虾笑道,虾壳上的海水还未沥干,鲜味已扑面而来。一旁的何女士则捧著鱿鱼感慨:“昨天吃的小鱿鱼甜到心里,今天专门赶早来抢。”这份鲜活源于南澳得天独厚的生态——作为广东唯一海岛县,这里无工业污染,海水能见度近五米,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滋养出格外肥美的海产。

商贩们在鱼市围拢询价。(South)

从鱼市转场大排档,新鲜渔获已蜕变为餐桌佳肴。“捕捞上来的宅鱿要‘上水即下锅’,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持爽脆的口感。”达江海鲜大排档店长陈达江指著盘中油泡鲜鱿介绍,这道传统菜肴以鲜鱿鱼为主料,通过斜刀剞花、急火快炒等技法制作而成。其成品形似麦穗,口感爽脆香滑,蒜香浓郁,具有鲜明的粤菜火候把控特征。

成菜呈现鱿鱼自然卷曲的形态美,表面泛著琥珀色油光。记者夹起一块,入口外脆内嫩,咬开瞬间鲜甜汁水迸发,咀嚼时能感受到鱿鱼纤维的弹性与酱汁的鲜甜交融,鱼露的咸鲜与白胡椒的辛香形成层次分明的味觉体验,像脆嫩的肉片裹著海洋的味道。

南澳岛晨间鱼市。(South)

蚝仔烙、砂锅粥、炒米粉......广东人“不时不食”的讲究,在南澳岛藏在每口“鲜”里。陈达江告诉记者,南澳人把“时令”二字刻进饮食里的认真——不提早、不拖晚,只在食材最“精神”的时刻,让牠从渔网跃上桌,把大海的馈赠,变成舌尖最妥帖的慰藉。“春分的宅鱿最肥嫩,咬开满是海洋的清甜;夏至的珠蚝正饱满,挖上来带著泥腥气,裹上本地金薯粉一煎,脆壳里能爆出咸鲜的汁水;秋分的花蟹最实在,膏肥肉实;就连寒冬里的鱼丸,也得用好食材为底料手工捶打,弹牙紧实。”他说。

刚靠岸的渔船上,渔工直接拎起胶箱登岸。(South)

除了舌尖上的美味外,《2025年南澳县“月月有节、季季有赛、年年有约”品牌系列活动方案》还以15项主题活动贯穿全年,向游客奉上永不落幕的文旅盛宴。目前,10场精彩活动已轮番登场:迎春渔灯赛会点亮夜空,重现海岛独特魅力;车鼓盛世汇演、“年画里的中国”活动,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生;“寻味深澳 蚝享时光”集市,以鲜美的生蚝搭配特色美食,唤醒味蕾记忆;南澳海岛单丛茶文化交流远播茶韵,催生新业态嫩芽;低空展示带游客俯瞰山海奇观,十五运冲浪资格赛上演速度与激情,为南澳注入青春活力。

中秋月圆,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也是品味大自然馈赠的良机。这个中秋,不妨到南澳岛,让大海的鲜甜为团圆宴增添一份特别的味道。

香港01 与GDToday 推出节目《趣Share大湾区》,每集都会为大家走访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介绍好玩、好食地方,传递湾区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