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口岸今年旅客通关总量破2.4亿人次 全运会马拉松日破百万
据“深圳口岸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深圳陆路口岸进出境实现客流车流双爆发。11月23日,深圳口岸2025年旅客通关总量突破2.4亿人次,超越2024年全年总量,较去年提前38天达成这一量级,创下历史同期最快突破纪录。2025年前三季度深圳陆路口岸出入境车辆达946.04万车次,同比增长16.24%。
第十五届全运会于11月9日至21日举办,开幕以来观赛群众、日常通勤、跨境旅游等令深圳口岸迎来客流叠加高峰。尤其在11月15日,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马拉松赛事举办当日,出入境人员达101.68万人次,跻身2025年以来14个“百万客流日”之列,带动口岸客流实现量级突破。
十五运创新采用粤港澳联合办赛模式,香港赛区超10万张门票售出、全国超500万张赛事门票的潜在客流,激活深圳口岸跨境往来热度。
数据显示,赛事期间深圳陆路口岸周末日均通关量较平日增长超30%,港籍旅客与内地观赛旅客双向流动频繁,客流结构更趋多元。
针对11月15日跨境马拉松赛事,深圳湾口岸首创“前置查验+闭环管理”模式,将赛事人员查验、火种燃料及兴奋剂样本检测等项目提前办理,同步调整深圳湾大桥通行规则为人车混行,实现参赛人员、车辆“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智慧通关,平均通关耗时较常规流程减少55%。
目前深圳已有6大口岸实现“免出示证件”智能快捷通道全覆盖,自去年11月深圳湾口岸率先开通以来,截至2025年10月已服务超1083万人次,每4名旅客中就有1人选择“刷脸”通关,最快10秒即可完成查验,通关效率提升30%,这一日常便利化成果在赛事期间有效缓解了集中客流压力。
此外,旅客可通过“i口岸”微信小程序可实时查询各口岸客流、通关时间等动态,避免“开盲盒”式等候,该小程序已汇聚超62万用户,开通107个服务栏目;11月10日上线的深圳口岸服务网,进一步整合预约停车、特殊旅客预约等37项办事功能,为观赛旅客提供全流程便捷指引。
此外,深圳国际邮轮母港直升机出入境功能启用,实现深圳蛇口至香港岛20分钟、至澳门15分钟的极速通达,为赛事相关商务出行、观赛客流提供了高效选择,助力大湾区“30分钟高效交通圈”落地。
针对境外观赛旅客,莲塘、文锦渡等7个陆路口岸配备人工智能翻译设备,支持离线9种、在线144种语言互译,破解非常用语种沟通障碍;新增976块中英文双语导视标识覆盖主干通道,深圳湾、罗湖口岸试点增设四国语言标识,指引更清晰。
且外籍人员抵达深圳口岸后30分钟内即可完成口岸签证办理,皇岗、深圳机场口岸实现24小时不间断服务,口岸签证“代转申请”和团体旅游签证试点进一步便利境外观赛群体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