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健康|膝关节炎原因是退化?医生揭真相:这些动作正在伤膝盖

撰文: 健康2.0
出版:更新:

膝盖不痛时无感,一痛起来寸步难行。许多人认为“退化性膝关节炎”是年纪大了、软骨自然磨损的结果,事实却远比想像中复杂:你无意识中反复的弯膝、久坐、用错姿势,才是真正让关节走向崩坏的元凶。

膝关节退化原因是年龄?元凶竟是它!

有“全台最难挂号”称号的台湾大林慈济医院关节中心主任吕绍睿医师指出,真正导致膝关节退化的关键,不单是年龄,而是日常中反复发生的“内侧摩擦现象”。这种看不见的内部夹击会引发发炎,释放化学物质腐蚀软骨;软骨碎裂后又进一步加剧关节腔的摩擦,形成恶性循环,让“退化”一发不可收拾。

相关文章:膝痛 | 4大指标教你膝痛看哪科!中医教自制温敷焖烧包纾缓关节痛👇👇👇

+3

护膝关节3大守则: 少弯、慢弯、别弯太久

吕绍睿强调,膝关节的保养,其实从调整生活型态就能开始。他提出简单实用的“3大日常保护原则”:

1. 少弯:减少重复弯曲膝盖的活动,例如爬楼梯或骑自行车,若无法避免,则需放慢速度,以降低摩擦破坏。
2. 慢慢弯:坐下、蹲下、盘腿时务必缓慢进行,避免内侧皱襞遭到夹击发炎。
3. 不要弯太久: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会让膝盖某部位长时间承压,建议每20~30分钟活动一次膝关节,促进血液循环。

吕绍睿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正是避免膝关节进一步恶化的关键。他强调,退化性关节炎并非一夕造成,而是长年累积错误使用膝盖的结果。

7招保养膝关节(点击下图看清!👇👇👇)

+4

相关文章:关节痛|天气冻就觉关节紧绷?3大膝关节退化前兆 必学7招保养

不是手术!治疗第1步:先理解破坏源头

对于第一、第二期及部分第三期的患者,吕绍睿建议,先接受至少3个月的保守治疗,在医护专业人员的监控下进行;至于所谓“保守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其实与患者是否理解并愿意改变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爬楼梯、骑脚踏车、游泳很健康?其实正在伤膝盖!

首先,要彻底明白“内侧摩擦现象”才是真正导致膝盖退化的主因。其次,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型态与运动习惯,避开重复弯膝动作。吕绍睿建议列表,点名多种日常活动包括爬楼梯、骑脚踏车、蛙式或仰式游泳等,这些看似健康的运动,其实正默默伤害著膝盖。

适合或有害膝关节的活动

适合或有害膝关节的活动。

当保守治疗无效时 手术选择更须慎重

当保守治疗无效,膝关节仍持续发炎或软骨持续磨损时,才能考虑手术选项。然而,传统关节镜手术多仅是清洗软骨碎片、表面处理病灶,效果短暂、无法长期改善,近年已不被国际指引所推荐。

相较之下,“关节镜软骨再生促进手术”则是由内而外重整膝盖环境的精细手术,它并不只是“清一清”关节腔,而是针对以下6大病灶进行彻底修复:

- 内侧放松
- 外侧放松
- 半月软骨修整
- 关节囊清除
- 游离骨移除
- 软骨整形术

吕绍睿形容,这就像是“替膝盖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同时还要微调关节间的压力分布,以提供软骨最佳的修复环境。

高难度精准手术 需专业训练团队执行

由于退化性膝关节炎患者多半关节间隙极度狭窄,“隐藏病灶”经常被忽略。只有在执行“内侧放松术”后,才能真正揭露问题所在。

但这样的技术门槛极高,并非所有骨科医师皆具备资格。吕绍睿提到,只有接受过运动医学次专科训练的骨科医师,才有能力在狭小的关节腔内执行这项复合性手术。

为此,吕绍睿设计了一套严格的培训与认证制度,包含实作观摩、累积百例经验,并经由一年的追踪满意度(超过8成)验证,才可授权执行。

相关文章:关节炎|葱蒜活血鲭鱼合桃抗炎4类食物护筋骨 洋葱芥兰润滑关节?👇👇👇

+11

退化不是宿命 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膝盖的退化,从来不是年纪到了才发生,而是日复一日错误使用的总和。反复夹击内侧皱襞、诱发慢性发炎、释出破坏软骨的化学物质、再因碎片与压力累积导致关节崩解……,这不是一瞬间的崩坏,而是一场长年的自我消耗。

吕绍睿提醒,很多人以为退化是老化,其实是习惯使然。你每天的一次快步爬楼梯、一次久坐不动,可能都在悄悄推动恶性循环的齿轮。与其等到痛到无法行走,不如现在就改变自己与膝盖的相处方式,从“少弯、慢慢弯、不要弯太久”做起,让膝盖重新找到修复的机会,也让行走的自由,不被疼痛限制。

延伸阅读:

她才41岁走路膝盖痛!竟是关节软骨消失 异体移植拯救膝关节

【本文获“健康2.0”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