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女经常头痛右手无力诊断为脑癌 头痛外这些脑瘤症状更应注意

撰文: Heho健康
出版:更新:

经常头痛的人,常会怀疑自己脑部可能长“瘤”,事实上,脑瘤并不会造成头痛,往往是因为脑瘤造成颅内压升高、或侵犯到脑膜、血管而引起头痛。医师表示,只是单纯头痛罹患脑瘤的机率非常低,出现2种情况才会被高度怀疑是脑瘤。

今年55岁的陈小姐,本身无高血压、糖尿病或任何癌症病史。近半年频繁头痛,到一般诊所就医,并服用止痛药物减缓症状,但时间久了之后,止痛药越来越没效,且晚上会因为头痛而痛醒,影响睡眠品质。

陈小姐本以为可能是平时工作压力过大或更年期的症状,不太理会“头痛”问题。但最近这一个月发现右手拿东西会掉,握力好像变得比较差,影响平常生活功能,因此到大医院检查。影像检查发现左侧大脑有1颗4公分的脑瘤,诊断为第四期恶性脑瘤,在接受切除手术后,目前规则接受化疗及放射线治疗中。

相关文章:头痛|压力大消化差致头痛?前额太阳穴6类头痛鼻塞耳胀或生肿瘤!👇👇👇

+22

单纯头痛并不是脑瘤 必须出现“2”症状

台湾亚洲大学附设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吴致萤表示,头痛的确可能是脑瘤的症状之一,但根据医学统计,以头痛为初期表现的脑瘤,约占百分之20,随著脑瘤的滋养茁壮,头痛比例会逐渐攀升至约6成。也就是说,早期脑瘤大部分并不会造成头痛,且头痛与否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低,反倒是与肿瘤生长位置的关联性较高。

大部分的头痛属于良性,即原发性头痛,通常并非脑部构造问题造成,而是功能上出现问题,无法以医学常使用的影像检查工具加以确定或排除,此类头痛即便头痛欲裂,虽然会干扰日常生活,却不会造成任何生命危险。除了患者出现清晨头痛并伴随恶心、 呕吐等症状,才有可能是脑部肿瘤的前兆。

原发性恶性脑瘤侵犯速度快

收治该案的台湾国泰综合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谢政达表示,脑部是由许多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所组成,当细胞因任何原因产生突变后,就会形成所谓的“原发性恶性脑瘤”,尤其以星状细胞、寡树突细胞、微胶细胞或管膜细胞等所组成的胶质细胞,其产生的恶性胶质细胞肿瘤占原发性恶性脑瘤的大宗。

谢政达强调,脑部恶性肿瘤分为原发性及转移性肿瘤两大类。原发性恶性脑瘤,依照病理及分子医学基因诊断,分为第一至第四期(第四期为最恶性的分级),但一般临床上常见初次诊断就是第四期恶性肿瘤(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目前已知与“异柠檬酸脱氢酶”有无突变有关。

通常此类病患发病时间短、且肿瘤侵犯进展速度很快、对于治疗反应效果都较差,存活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如何提早诊断、接受手术/化学治疗/放射线治疗、详细的肿瘤分子基因评估,才能对突如其来的“原发性恶性胶质脑瘤”患者争取最大的存活机会与时间。

相关文章:脑瘤|半夜痛醒或早上起床头痛恐患脑瘤?不同位置表现症状不一样👇👇👇

+5

观察4大症状有助早期发现

台湾林口长庚医院神经外科资深主治医师魏国珍表示,脑肿瘤压迫到不同的区域,患者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与反应。压迫周边正常组织会引起抽搐或癫痫、肢体无力、偏瘫、视力模糊和感觉障碍等症状。肿瘤侵犯小脑则会损害运动功能或平衡感,造成步态不稳。患者的心智状态也可能出现变化,表现为失语、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或人格改变等症状。

虽然脑肿瘤难以早期发现,不过大家还是可以透过4大症状,提高警觉,及早就医,接受治疗。脑癌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问题、行为改变以及神经功能受损等。

1. 头痛

原本就有头痛困扰的患者,会经历一种新的头痛模式,像从间歇性质的痛变成持续性疼痛,且头痛越来越频繁、越严重,影响平衡与行走困难。脑瘤相关的头痛可能合并有以下特征:清晨时最痛或是弯身向前会加剧头痛,同时合并恶心、呕吐等症状。

2. 癫痫

过去没发生过,却突然发作的癫痫,尤其成年后第一次发生癫痫,应该接受进一步的检查。

3. 视力问题

如视力模糊,复视(看到双重影像),外圈视力丧失。

4. 其他

上述症状外,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手臂或腿部逐渐丧失感觉及行动能力,或是难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对生活日常感到混乱、人格或行为改变等情形,都有可能是肿瘤压迫引起。

如何治疗脑瘤?

由于脑瘤的初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当发现时,肿瘤已经有相当程度大小,加上是脑部原发性的恶性肿瘤,经常与正常脑组织的边界分化不清,手术时为了避免伤及重要神经,有时并无法完全切除,因此术后复发率极高,使得治疗困难度相当高。

1. 外科手术

肿瘤切除可以直接将病灶移除,所取得的检体有助日后病理分子诊断及后续化学标靶治疗的选择。但因原发性恶性肿瘤,原本就是从脑部正常的组织突变而来,如何只切除肿瘤而保留最大范围的正常脑组织,是手术决定病患术后是否会有神经功能障碍最困难的地方,须与医师在术前作详细评估。

2. 放射线治疗

放射线治疗俗称“电疗”,是以光波或高速粒子的型态传送,并利用较高能量的放射线来杀死体内的细胞,并防止细胞继续生长与分裂。

3. 化学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因有脑血管屏障,一般传统药物无法穿透这个屏障进入脑部杀死脑瘤细胞。目前针对原发性恶性胶质细胞瘤,只有Temozolomide及Bevacizumab化学药物被证实有治疗效果。

4. 标靶药物

标靶药物可抑制血管新生的机转,改善肿瘤周边水肿,由于胶质母细胞瘤的变异性太大,因此仅有约三分之一的病人对化疗及标靶治疗有效。

5. 免疫疗法、基因疗法

目前仅适用于接受手术和同步化疗、电疗却无效的病人,才考虑使用此疗法。但因胶质母细胞瘤的变异性太大,目前标准治疗仍无法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关文章:头痛|失眠压力大易头痛3穴位助纾缓 出现这3种症状或中风生脑瘤👇👇👇

+8

延伸阅读:

当心黑痣变成癌!北荣李政源医师:依ABCDE法则判别

【本文获“Heho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