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直击|广东抗日游击队后人、越战老兵感慨战争残酷:无人情可讲
在广州市永和街东纵精神传承广场,华南抗日武装之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士兵的后人,向《香港01》记者介绍父辈参加抗日战争的故事以及自己参加越战的经历,其中一名东纵后人表示,父亲是前辈,自己是后辈,都为了保护国家安宁前赴后继。
游击队后人、越战老兵感慨战争残酷
1943年至1945年间,东江纵队第四支队在永和地区开展黄旗山战役、华峰寺反围剿等关键战斗,成功牵制日伪军,为珠江三角洲抗战胜利奠定基础。在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东纵精神传承广场,三名东江纵队后人对《香港01》记者介绍先辈经历。
卢运柏介绍,他的爷爷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的队员,他从小就听爷爷讲东江纵队与日本打仗的故事,特别是黄旗山战役,自小就受到游击队的感染,“如果我有当兵,我一定要保卫祖国”。卢运柏1976年参军,第二年就当上了班长。1979年,作为连队的副指导员,卢运柏参加了越战,并组织人工排雷敢死队,穿越雷区攻占高地。
卢国新的父亲是东江纵队手枪队的队员,他感慨:“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很多,不同啦,以前这里(纪念广场)连路都没有,现在则有一条大公路可以走过来。”
卢光华的父亲也是东江纵队小鬼队的队员,1944年曾经被日本人从家中俘虏到驻地,关押了一个月,最后交钱才被赎回,但一同被捕的指导员卢显华被押解至新塘火车站日军据点,遭到残忍杀害。
父亲经常对卢光华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在1979年,卢光华自己也参加了对越作战,是一名负责高射砲的陆军。正是这段参军的经历,让他能体会父辈参与的抗日战争的艰辛:“他们(抗日战争)这么多年来说,知道战争是很残酷的,就像现在俄罗斯,战争是一点人情都不讲的。”
他还表示,父亲是前辈,自己是后辈,都为了保护国家安宁前赴后继。卢光华解释:“我们的父辈都是为抗日战争流过血,为国家做过贡献的。我们一样是付出青春,为国家建设、改革开放做出年轻人应有的贡献。”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与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东莞,是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南抗日武装之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专题博物馆,馆内展示了全面展示了东江纵队的发展历程与功绩。
纪念馆还紧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抗战遗址——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据介绍,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是华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历史风貌最为完整的抗日旧址群落,是中国人民特别是广东人民保家卫国的重要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