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逾2000学生肠胃炎 经查蓄水池遭诺如病毒污染
撰文: 萧通
出版:更新:
辽宁省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周日(9月7日)发布通报,沈阳师范大学校医院自8月31日起,陆续接诊了一批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学生,辽宁省、沈阳市相关部门及学校随即开辟医疗救治绿色通道,组建医疗队进驻学校开展巡诊服务,对患者进行分类救治。截至周日下午5时,累计报告有胃肠炎症状者2,087人,当中1,817人已痊愈;仍有270人出现症状,但均为轻微。
央视新闻报道,经综合研判分析,发病高峰期已过,每日新增病例已呈明显下降趋势。于周六(9月6日)下午5时起,24小时内新增25宗病例。
当局按照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疾控部门多轮次针对污染点消毒,抽调专业力量开展调查,分析查找感染来源,对可疑污染物品、环境和人员采样检测,确定污染点。
经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供水系统现场勘察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事件因学校第三生活区自备井蓄水池受诺如病毒污染引起,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已对该自备井采取封闭管控措施。学校已协调水务部门全力保障学生用水,并着手组织市政供水管网接入工程。
国家疾控局网站曾介绍,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具有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外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相对封闭环境引起胃肠炎暴发。
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至72小时,通常为24至48小时。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份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以腹泻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