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首次披露 90后博士入职公务员仅1个月即刻泄密遭判刑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微信公众号“保密观”今(8)日发布典型案例,点名新入职人员保密意识不足,短时间内即造成严重后果。

根据通报,2022年9月底,90后博士杨某通过考试录用成为某省直单位的公务员(试用期一年),主要从事文件收发工作。但他入职仅一个月后,于10月先后两次将涉密文件带回家,并上传至境外网站。直至10月底,杨某在住处被抓获。

最终,杨某因违反保密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被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二个月。

“保密观”同时披露另一宗案例。95后张某某于2019年6月在某军工单位签署《保密承诺书》,并从事装配工作。其间,他通过交友软件结识“女网友”,实为境外间谍人员,并向其提供国家秘密信息。

2021年1月至2月,张某某非法获利人民币1200元。最终,他因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剥夺政治权利一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00元,追缴违法所得。

“保密观”文章强调,这些新入职人员缺乏对保密责任与义务的深刻认知,最终步入歧途,教训深刻、代价沉重。文章指出,根据《保密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都有保密的义务”。

文章提醒,新入职人员要深刻认识保密工作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性,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保密习惯,严格依规行文办事。同时,机关单位也应加强对新人的思想状态和个人情况了解,及时发现风险与隐患,避免重蹈覆辙。

此外,文章呼吁新入职人员要把保密知识视为基本功,积极参与保密培训与教育,不仅在“八小时之内”履行保密责任,业余时间也要强化防谍保密意识,时刻绷紧保密这根弦,任何场合不得随意讨论国家秘密,并及时举报可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