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HK论坛开幕聚焦「150岁愿景」 北京亦庄展示生物医药创新实力

撰文: 郑宁
出版:更新:

由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主办的“BIOHK2025香港国际生物科技论坛暨展览”9月10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开幕,活动将一连四日举行至9月13日。今年大会以“如何实现‘活到150岁’这一愿景?”为主题,聚焦生物科技的最新突破如何重塑人类健康的未来。活动期间,将举办主题演讲、圆桌会议、展览、学术报告、一对一洽谈及路演比赛等,打造一个融合“官产学研投用”的国际化协作平台。

开幕式当日重量级嘉宾云集,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神经生物学家、BIOHK主席于常海教授,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香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以及北京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军等。

大会主席、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主席于常海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科学研究显示人类寿命上限有望达到150岁,这一愿景并非夸张,而是随著生物科技不断进步可能实现的未来。BIOHK2025涵盖创新药物、人工智慧、干细胞、基因治疗等多个前沿议题,将为参会者提供关于延长人类寿命的重要线索。

他强调,大会汇聚政府、产业、学术、研究及投资多方力量,旨在推动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合作。此外,不同于其他学术会议,BIOHK2025在最后一天特别设立公众开放日,并举办科普讲座专场,向市民和学生普及生物科技知识,对推动生物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会主席、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主席于常海教授致词。

本次开幕式上北京亦庄备受瞩目。北京亦庄国际生物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荣获“最佳医药创新生态奖”,BioPark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则获得“最具潜力生物医药园区奖”,进一步展现亦庄在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的实力与潜力。

王军:北京亦庄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在开幕式中,代表北京亦庄前来参展的王军致词表示,香港国际生物科技论坛暨展览为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远见者和领导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而北京亦庄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的主要承载区,已形成了千亿级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展现出强劲的创新能力。

他介绍,目前,亦庄获批的临床一类新药占北京市总量的57%,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占比达42.9%。在细胞基因治疗和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亦庄构建了从研发、认证到市场销售的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

北京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军在开幕式上致词。(香港01 廖雁雄 摄)

王军指出,北京市和亦庄为创新企业提供有力支持。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开发区的国有资本平台,致力于科技园区开发和产业环境建设,推动企业持续成长。当前,亦庄已集聚超过5300家生物医药企业,其中包括辉瑞(Pfizer)等跨国企业,以及众多本土创新力量,产业涵盖化学药物、生物药、高端医疗装备等多个领域。

王军强调,亦庄正在全力打造国际医药创新园区,依托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测中心等资源,形成了加速创新成果转化的核心优势,目标是建成全球医药健康创新的样板区和政策改革的试验田。他表示:“北京亦庄是一片成就伟大企业的热土,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去提供什么;人才需要什么,我们就去支持什么。”邀请海内外企业人才汇聚亦庄。

北京亦庄:国际产业新城

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历经三十多年发展,已从昔日农田村落,成长为规划面积达225平方公里的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截至目前,北京亦庄已聚集105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160个项目。2025上半年,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3%;实现产值3478.7亿元,同比增长15.6%;全区上市企业总数达56家。

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是亦庄的核心板块。园区内集聚超过5300家相关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涵盖创新研发、技术转化、产业化落地等关键环节。北京亦庄高标准谋划布局BioPark。自2024年7月规划发布以来,生物园已吸引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阿斯利康(AstraZeneca)、辉瑞(Pfizer)、美敦力(Medtronic plc)、拜耳(Bayer)等跨国药企入驻,布局谋划国家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训练基地、产教融合基地等产业配套设施。未来,北京亦庄将持续推进BioPark建设,打造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聚集地,为北京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本届BIOHK2025香港国际生物科技论坛暨展览由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主办,汇聚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演讲嘉宾,设置13场主题报告、40余场分论坛及100多个展位,吸引超过5000名观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