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相蓝欣:特朗普对台战略模糊 有利中美签第四份联合公报

撰文: 联合早报
出版:更新:

中国国际关系学者相蓝欣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上台后,在兵援台湾的立场上已重返战略模糊。他研判,中美两国可能达成第四份联合公报,华盛顿明确反对“台独”,北京承诺不使用“武统”选项,由此大幅降低开战风险。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9月23日举行公开讲座,由日内瓦高等国际问题研究生院荣休教授相蓝欣以英语主讲“中美关系:如何应对特朗普”。

相蓝欣认为,特朗普重返白宫,短期内可能对中美关系甚至全世界造成重大干扰和冲击,波及世界经济、国际法、国际秩序;但从中长期看,可能为中美创造真正解决经济和地缘政治争端的机会。

9月23日,相蓝欣(左)在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以英语主讲“中美关系:如何应对特朗普”。这场公开讲座由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执行副主席、巡回大使王景荣主持。 (联合早报)

他指出,世界各国实际上是同时应对“三个特朗普”,即作为革命者的特朗普、作为霸凌者的特朗普,以及作为交易者的特朗普。

特朗普主张在国政和外交关系进行“常识革命”,相信如果想实现和平,就必须拥有实力。“但他的最终目标不是发动战争,而是阻止任何军事行动。这一理念在他心中根深蒂固。”

第二,特朗普不认为透过制度化或传统途径是搞外交的正确方法,并更执著于“个人峰会外交”的做法。

意识形态问题长期以来是中美关系中的重要障碍。相蓝欣指出,中国因权力结构不够分立,长期以来不断被美国质疑其执政合法性,导致中美关系如同“混乱的钟摆”,有时是最好的朋友,有时是最大的敌人。

他认为,特朗普对意识形态的争论不感兴趣,只考虑国家利益,以及如何达成协议,为中美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真正的机会。“这是一次根本性的转变,或者说是中美关系经历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相蓝欣指出,尽管全世界因特朗普反复无常感到沮丧,但特朗普的运作风格和模式,其实深受职业摔跤影响。他将职业摔跤手法用于实现政治目标,通常一开始会提出盛气凌人且离谱的要求,“如果你退让,他会变本加厉;如果你坚持不让步,他就会一点点地退让。”

2025年9月23日,美国纽约,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联合国总部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会时发表演说。(Reuters)

相蓝欣分析:“特朗普这种表现的核心策略,就是让对手不断在心理上失去平衡,但同时又绝不会真正破坏所有谈判的机会。如果你明白这一点,我认为其实并不难应对。”

他指出,中国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与美国进行最长时间、最认真且最详细的贸易谈判,有应对霸凌行为最丰富的经验。特朗普曾表示需要和中国达成一笔大交易,任何议题都可被他当成筹码运用。“这为中国提供了更多机会,应对与美国之间长期存在且日益恶化的最棘手地缘政治问题,尤其台湾问题。”

相蓝欣指出,美国前总统拜登曾四度公开表示,会派美军协防台湾。特朗普则重返战略模糊,为中美在台湾问题上达成实际协议创造真正机会。两国可能透过签署第四份联合公报作出妥协,明确各自底线以及可合作领域。在战略保证的基础上,双方既相互威慑,同时承认尊重对方红线,以大幅降低开战风险。

在新的协议中,相蓝欣预期:“如果台湾真的要进行最后一搏,追求独立,美国将有义务与中国大陆合作,在几小时内遏制这一趋势。这将让大陆感到安全,因为(台湾)独立永远不会发生。”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