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成都男酒后驾小米SU7肇事起火身亡 路人肘击脚踢难开车门
10月13日凌晨,四川成都天府大道发生一起涉及小米SU7的严重交通事故。一辆小米SU7电动车疑似因超速行驶失控,猛烈撞击绿化带后翻滚至对向车道,随即起火燃烧。现场目击者描述,事故发生时传来巨大爆炸声,惊醒周边居民,随后多辆消防车赶赴现场展开救援。最新通报显示,小米SU7司机身亡,为酒后驾车。
根据多名网民上传的现场影片显示,一辆小米SU7在行驶中先是摇摆不定,网民称一起等红绿灯时,就听到司机在车内大声吼叫。随后车辆失控,先是撞向绿化带,随后翻滚至对向车道,在路中燃起熊熊大火,而车主疑似被困于车内无法逃脱。
数名热心路人见状立即上前尝试营救,他们先是用力拉拽车门,发现无法开启后转而尝试击破车窗。有人找来铁锤成功敲开驾驶座车窗,然而车内火势过于猛烈,加上浓烟密布,救援难度极大。其他路人纷纷取来灭火器试图控制火势,但在救援过程中车辆突然发出异响,火苗骤然窜升,众人被迫后撤。
有目击者称,“一开始有4、5个人在现场救援,有人没带工具,就用手撬车窗,流了一手血”。涉事车辆尽管焚烧严重,但外观并未出现明显变形,整体形态仍较为完整,外车门因为是电子锁,因此无法打开。
还有目击者透露,他在凌晨3时30左右随消防车抵达现场,“到的时候火已经控制住了,但是中间火势变大,最后也灭了。人没有救出来,最后是用电锯切开的门。”当时车主已经去世,“辨认不出生前模样。”
据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13日下午最新通报,事发于10月13日凌晨3时18分许,31岁的邓某某(男性)驾驶小型轿车,与同方向车辆发生碰撞,随后越过道路中央绿化带,起火燃烧。事故造成驾驶人邓某某死亡,涉事两辆车不同程度受损。经检测,邓某某涉嫌酒驾,目前事故正进一步调查中。
截至目前,小米汽车尚未就此次事故作出回应。
在这起车祸中,众多路人救援都未能打开车门,再度引起公众对新能源车隐藏式车门把手安全性的关注。
今年5月,央视发评论指出隐藏式车门把手存在的安全隐患。表示这类设计在碰撞、起火等事故中可能因断电导致无法开启,严重影响救援及逃生机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章弘在节目中直言,隐藏式门把手必须配备机械或断电保护装置,且应在车门结构内预留拉锁通道,避免碰撞变形阻碍操作。
《中国新闻周刊》也在近日发表的评论中进一步指出,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虽然具有科技感,但实际使用中却存在诸多弊端。据消费者协会统计,去年因隐藏式门把手夹伤儿童手指的投诉同比增长达132%。更有机构碰撞测试显示,配备电子门把手的车型在侧面碰撞后,车门弹出成功率仅67%,远低于机械门把手的98%。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在直播中批评隐藏式门把手的缺点,包括重量大、密封性差、噪声大,并强调“一旦缺电或碰撞时,它打不开”的致命缺陷。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隐藏式门把手对风阻系数的优化效果极其有限,其主要功能仍停留在外观设计层面。
随著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已开始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新规明确要求所有车门必须配备机械释放功能,确保在断电或碰撞后仍能徒手开启,让汽车设计回归安全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