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歼-35工厂 「产量密码」藏在机身编号中 号称72小时造1架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央视镜头罕见揭露中国第五代隐形战机歼-35的生产线细节。随著歼-35在航舰福建舰上进行历史性首次弹射起飞后,央视走进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智能厂房。报道指出,厂内4条脉动生产线正全速运转,号称能将歼-35的生产周期压缩至72小时打造一架。画面中还曝光一架歼-35的“3557”编号,引发外界对其产量的高度关注。
央视报道显示,镜头首次进入沈飞歼-35机库,完整展示生产线。厂房内一排尚未涂覆隐身涂料的绿色歼-35战斗机成为焦点。歼-35总设计师孙聪在受访时公开三大核心技术,包括匿踪设计使对手“看不见”、高度集成的小体积设计实现高信息化,以及双模式起飞,可适配弹射与滑跃两种方式。画面扫过“3557”编号的机身,引发军事观察圈热议。
回顾先前福建舰弹射舰载机的影片,歼-35曾曝光的编号有3505、3506,如今从3503至3557的编号出现,显示该型战机已进入全面快速量产阶段。
内地军事自媒体“瞩望云霄”分析指出,中国军用飞机编号历来遵循一定规律,“3500系列”显然是首批量产机的编号。“3557”的编号意味至少已有57架具备实战能力的量产型下线,实际总数可能已超过60架。
沈飞智能工厂占地28万平方公尺,规模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集团制造F-35战机的核心工厂相当。厂内配备4条与F-35同款的先进脉动生产线,飞机在各工位之间有序流转,每个工位负责特定作业,生产效率相比传统“工人奔波、飞机待命”方式提升数倍。报道指出,这种作业模式让歼-35的生产周期可压缩到72小时一架。
在生产线持续高效运转的情况下,预估到2026年至2027年间,歼-35年产量将超过100架。加上歼-20已经达到年产百架规模,中国匿踪战机的年均总产量有望突破200架,显示中方在第五代战机量产上已形成规模优势。
中国「燎原-1」激光舰炮曝光 5秒摧毁超音速导弹迎「无限弹仓」时代解放军打造“翼身融合”巨兽 新战略运输机可直飞洲际任务歼-10CE一战成名 总设计师首度揭秘3大技术亮点歼-35与歼-35A机库首度公开 总设计师揭秘3大核心技术美提构想中却未落实 中国率先部署“陆版金穹”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