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孙立人儿子正式向陆申请助父迁葬安徽:35年了 还没入土

撰文: 陈进安
出版:更新:

已故抗日名将孙立人曾留遗言“不葬大陆,棺不入土”,其迁葬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近日,孙立人的次子孙天平正式向大陆申请,将父亲遗骨从台湾台中东山墓园迁回安徽祖籍安葬。台媒报道指,此事推动逾10年,岛内引发正反意见交锋。

孙立人棺柩暂厝台中东山墓园35年,尚未入土。2015年,孙天平出席大陆九三阅兵时就透露,落叶归根是父亲心中的愿望,并提出三个迁葬方向:安徽祖籍、广州与远征军战友合葬、南京抗战纪念地旁。

知情人士称,马英九时期两岸和缓时,大陆曾计划迁葬广州新一军公墓,并整修墓园,完成孙立人与新一军战友葬在一起的遗愿;后因两岸紧张搁置。安徽故居则陆续兴建孙立人纪念馆、修缮祖居,持续推进迁葬。“35年了,还没有入土”,孙天平说,正努力争取安徽方案。

孙立人被誉“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网上图片)

公开资料显示,孙立人1900年生安徽,清华大学庚子赔款留美预科1923届毕业后,先后获美国普渡大学土木工程学士、维珍尼亚军校博雅教育学士,1928年回国。

1942年缅甸仁安羌大捷,孙立人率中国远征军以寡敌众,歼敌最多,被誉“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远征军海外作战缓解太平洋压力,提升中国国际声望。

1945年,孙赴欧洲考察战场前于重庆九龙坡机场留影。(网上图片)
1945年,孙立人赴欧考察欧洲战场时,于德国南部地区与乔治·巴顿将军合影。(网上图片)

50年代赴台后,美曾有意支持孙,后因韩战爆发转挺蒋介石,其后孙立人遭蒋介石指控涉嫌兵变案,遭软禁33年,至1988年恢复自由,1990年台中逝世。台中寓所改建孙立人将军纪念馆,列历史建筑,双周日预约开放。而孙立人棺柩暂厝在台中东山墓园,其虽偏远但仍干净整洁,常有故旧献花。

而消息传出,网上正反两派激辩。支持者认为应尊重“落叶归根”遗愿,但反对者认为迁葬恐成“统战”工具;而马英九任内已经恢复了孙立人的荣誉,留在台湾安眠,或许才是对孙最好的守护与尊重。也有许多网民认为,斯人已逝,归宿还是要尊重其家属的意愿,外人无置喙余地。

孙立人晚年照。(网上图片)
孙立人晚年照。(网上图片)

今年9月3日,孙天平还以台湾代表、抗战将领后人身份,再赴北京出席抗日胜利80周年阅兵。当时仔表示,现场坦克、导弹、自动遥控武器系统等,都远远超过2015年,也超过了很多其他国家的装备,深深感受到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震撼。

孙立人的次公子孙天平多次赴陆参加阅兵典礼后。(澎湃新闻)

台媒报道称,大陆对所有为抗战作出贡献的人士都致以应有的崇敬,不曾忘记远征军、新一军,近年来仅相关影视作品就有《中国远征军》、《我的团长我的团》、《远征远征》等,一遍遍讲述孙立人、戴安澜等将士的抗战故事。但在台湾,民进党不会提远征军的抗战功绩,导致不少年轻人不知道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