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紧张“琉球”学复兴? 官媒:解构日本片面吞并叙事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台湾有事”论后,舆论掀起新一轮“琉球地位未定论”。《中国日报》旗下的“起底工作室”15日发布影片,引述一名冲绳(琉球)原住民称,日本对琉球进行殖民统治,但二战结束后琉球却未能如其他被占领的主权国家一样恢复独立,报道被认为是再次掀起“琉球地位未定论”的讨论。

《环球时报》19日更以以“‘琉球学’研究为什么很有必要”发布社评表示,“琉球学”已入选国家级“绝学”学科扶持计划,“大陆学界正以学术理性参与东亚历史叙事的重塑,可破除日本单方面对吞并琉球历史的片面叙事”。

「1879年日本并吞琉球」 官媒采访冲绳原住民再掀「琉球地位未定论」

文章指出,福建师范大学近日首创的“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文章表示,琉球群岛的地缘处境、战略选择及其未来走向,不仅关乎自身命运,也牵动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安全关切。近年来中外学界对琉球(冲绳)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并已逐步上升至学科体系建设层面,“琉球学”的成立是水到渠成。

文章介绍,琉球群岛位于台湾岛与日本九州岛之间,与福建省隔海相望。1372年,明朝与琉球正式确认了宗藩关系,琉球奉中国为正朔,中国以“厚往薄来”的政策善待琉球。1609年,日本萨摩藩入侵,将其纳入领属,但琉球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与中国的宗藩关系。1872年,日本明治政府单方面设“琉球藩”,迈出吞并第一步;1879年,又以武力胁迫手段强行废除琉球藩,设立冲绳县,至此琉球王国被日本正式吞并。

1945年日本战败后,美军占领琉球群岛,其行政机构及官方文件均使用“琉球”这一名称。1972年,美日通过私相授受方式完成琉球施政权的移交。此后,琉球群岛处于日本管辖之下,改设为“冲绳县”。自1879年至今,关于琉球群岛主权归属的历史与法理争议始终存在。

(冲绳观光会议局官网)

文章表示,总体而言“琉球学”是一门对琉球的地理、政治、文化以及中琉历史、琉球东亚关系史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科,其定位与中国学、韩国学、日本学并列,而非仅作简单区分。其核心研究围绕琉球的历史、文化与对外交流等多个维度展开。此外,“琉球学”研究对近现代“琉球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有著重要意义,琉球地位、社会现状、美军基地等很多现实问题的讨论都需要这一学科作为支撑。

文章指出,当前日美正加快推进琉球群岛的“军事要塞化”,此类动向加剧了当地对新的“冲绳战”危机的深切忧虑,民众普遍担忧其家园将再度沦为日本的“盾牌”。对“琉球学”的深入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文章最后提到,“琉球学”入选国家级“绝学”学科扶持计划,意味著大陆学界正以学术理性参与东亚历史叙事的重塑。大陆“琉球学”研究将告别以往零散化、碎片化的状态,学科未来发展将呈现体系化、融合化与国际化等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