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保龄球|港队个人赛无缘奖牌 众将叹球道与练习时截然不同
启德体育园保龄球中心今日(22日)上演第十五届粤港澳全运会群众项目保龄球,主场出击的香港队以强阵参赛,当中不乏前港队成员,派出5男5女争夺单人赛冠军殊荣,惟港将首日与奖牌无缘。
曾经在2017年赢得男子三人赛世界冠军的麦卓贤对飘忽的球道状况感无奈,花了不少时间适应球道,整场赛事未能发挥而感泄气。
香港是粤港澳全运会其中一个主办地方,群众项目保龄球是首个在香港上演的全运项目,全职保龄球手并不能参加选拔。经过甄选赛后,香港队决出5男5女代表,大部分是前港队成员,10名港将一同在启德体育园保龄球中心Top Bowl参加个人赛。
今次全运保龄球个人赛男、女子组各有84人参赛,分成早、午、晚三节,球手们各打6局,分数最高者胜出。2017年曾赢得男子三人赛世界冠军的麦卓贤(Michael),无疑是港队的奖牌希望,他在第二节登场,与队友甘兆麟一同出战。麦卓贤首局得分未能突破200,紧接三局打出200分以上,惟最后两局未能延续强势,结果以总分1233分完成赛事,3分之差落后首节亮相的队友黄子维,两节后暂列第10位,笃定无缘颁奖台。
麦卓贤直言启德球道变化大,与训练时落差甚大,令他们难以适应,“今日热身时已发觉球道与练习相差很远,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寻找最佳的波面、位置等,当感觉好一点点时,突然间球道又变化了,整场赛事都不能发挥最好,尤其是打两、三球全中又断,不断重复又重复,确实有点泄气。”
麦卓贤以“挨打”形容今场,表示在这个球道难以打出超高分:“平时比赛难以看到250、260分的高分,今次大部分球手也是200(分)头,230、240分已经是很突出,可能平均220分左右就赢冠军。”
球道瞬息万变,麦卓贤直至赛事结束后仍感困扰,他无奈地说:“我一直在想为何这球道如此难打,像是停滞在洞里,一直走不出来。”
甘兆麟同样受球道所“逼害”,第一局与第六局的分数最高,中间4局十分迷失,“我在第一局连打6个全中后,球道突然变得截然不同,(打全中)位置都没有了,又要重头适应,感觉像是我只打了头、尾两局一样。”
甘兆麟续指,球道变化大有不同原因,场馆气温、湿度外,与球手的线路也有莫大关系,“当我们练习时,同场都没有其他打‘飞碟球’的选手,当时实在难以估计球道的变化,而我们今日花了两局时间摸索。”
港队女将李咏茵与甘兆麟有类似的看法,与她以往出外比赛有分别,“过往我们代表香港队外出比赛,外国选手与我们的球路相似,反而在内地球手比赛时,较多球手打‘飞碟球’,香港球手反而变了小众,我们连例子都没有太多可以参考。”
港队在首日个人赛无缘颁奖台,明天转战双人赛再冲击奖牌,双人赛球道将改用“长油”,甘兆麟担心再次重演今日的困局,“我都担心球道与练习时天渊之别,所有我们预想的战术、部署都会化为乌有。”甘兆麟希望明天球道状况有改善,并好好享受赛事。
全运会群众项目保龄球单人赛最后名次
男子组
谢仲贤 1205分
谢乐生 1109分
黄子维 1236分
甘兆麟 1112分
麦卓贤 1233分
女子组
梁芝榕 1075分
谭舜而 1198分
李咏茵 1112分
吴紫燕 1104分
陈淑娴 11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