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兵|金正恩应邀访华 中朝关系从疫情低谷回暖

撰文: 洪怡霖
出版:更新:

随着中国筹备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应邀出席,中朝关系再次成为国际焦点。这些年来,两国关系一直经历着复杂而微妙的变化。

中朝关系根基始于1949年10月6日。中国1949年10月1日建国后,朝鲜6日和中国建交,是最早与之建交的国家之一。之后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这场战争被形容用“鲜血凝成两国的友谊”,奠定双方的友好关系。

1960至198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朝鲜在中苏之间来回摆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极左派批评金正日是修正主义者,两国关系至1960年代尾极度紧张,甚至发生边境冲突。

1970年代,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中方主动与朝修复关系。 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中国成为朝鲜最重要的经济援助国和贸易伙伴。

中朝关系迎来首次低谷

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中韩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直至1980年代初破冰,1992年建交,此令中国与朝鲜关系转入冷淡期,直至2001年9月江泽民访问朝鲜后,中朝关系才算作恢复正常。

2001年9月江泽民访问朝鲜。(电视截图)

新一代领导人上台 “中朝关系”新变化

至2010年代,中朝关系又出现变化。金正恩2011年上台、习近平2012年执政以来的早几年,是关系较为冷淡的时期。两国元首未曾互访,甚至未通电话。

与金正日时期相比,外交交流处于低水平,两国官员互访频率不高,中朝关系因朝鲜频繁的核试和导弹试射中陷入危机。

2016年3月,中国一改以往对朝温和的态度,支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0年来最严厉的对朝鲜制裁措施,包括限制石油进口、禁止朝鲜纺织品出口、遣返朝鲜劳工等。这对朝鲜经济造成了巨大压力。此后,中国和朝鲜国营传媒开始隔空论战,罕见地刊登批评对方的文章,两国关系陷入实质性的低谷。

从冷淡到回暖的转折

直至2018年3月金正恩访华,两国关系才终于迎来回暖迹象,已接棒数载的金正恩转向外交对话。

朝鲜最高领袖金正恩访华,新华社2018年3月28日报道指,金正恩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于3月25日至28日访问中国。(新华社)

2018年后,随着中美对立加剧之际,中朝关系也开始好转。2018年3月到2019年1月之间,短短10个月,金正恩访问中国足足4次,这在朝鲜金氏三代政权前所未有的。2024年更被两国领导人共同宣布为“中朝友好年”,双边关系升温。

不过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金正恩与普京多次会晤,2024年更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这一发展对中朝关系产生微妙影响。

目前,中朝关系正从疫情的低谷中恢复,尽管中国政府坚称中朝关系依旧牢固,有分析指,一些迹象表明中朝关系出现微妙变化。《中央日报》引述消息人士称,金正恩在普京6月访朝并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后下令在中国工作的朝鲜外交官“不要看中国脸色”。

然而金正恩是次赴北京出席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也是令外界颇为惊喜,毕竟金正恩已6人未有访华,除了俄罗斯之外,也罕有跟别国领袖互动,亦将会是其首次与众多外国元首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