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帝汶入盟圆梦 东盟迎新机遇 惟电骗中心成新隐患|新闻背后
东帝汶(Timor-Leste)10月26日正式成为东盟(ASEAN)第11个成员国,古斯芒激动的表示,这是东帝汶的一个历史时刻,希望加入东盟后可以为当地的贸易和投资带来巨大机会。但东帝汶的加入也为东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东帝汶曾被葡萄牙统治300年,直到1975年撤出,其后遭邻国印尼吞并,最终在2002年完全独立,成为亚洲最年轻的国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东帝汶总统拉莫斯-奥尔塔(Jose Ramos Horta)早在1970年代就提出加入东盟的概念,希望透过与区内国家合作,为当地带来稳定的未来。
虽然拉莫斯-奥尔塔近半世纪前提出的愿景如今终于实现,但截至2024年,东帝汶的名义GDP只有约20亿美元,人口约140万,是东盟成员国中最小的经济体,也是亚洲地区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石油和天然气仍然支撑着其收入的80-90%。
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AIIA)就指出,该国渔业、旅游业和咖啡出口都尚待开发,可以重振供应链,释放更多经济潜力。而东盟将能提供东帝汶在石油市场波动之下的多元选择。
在安全方面,它加强了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 (APSC),加强了帝汶海对贩运和海盗行为的海上警惕。在外交上,它放大了东盟的声音:从气候谈判到中美竞争,全球论坛上有一个统一的11个国家集团,将东盟定位为中立的支点。
《环球时报》报道指,东帝汶还可能成为东盟与外部合作的新纽带。例如,中国是最早承认东帝汶独立并与之建交的国家之一,两国建交以来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合作持续拓展。两国良好的合作关系或可成为东盟与中国深化合作的新契机,为东盟—中国关系创造更多可能。
不过除了经济以外,东帝汶还在面临新的挑战。联合国9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盘据东南亚多国的诈骗园区,正向太平洋岛国东帝汶蔓延。调查发现,跨国犯罪集团伪装成合法的投资公司,参与建设该国经济特区的数码身份证系统,并借此建立电讯诈骗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