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长者长期独自吃饭将加速衰弱 更易跌倒致残 严重可失智

撰文: 联合新闻网
出版:更新:

全球数百万成年人每天至少独自用餐一次,但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指出,独自用餐会影响身心健康,尤其对老年人风险更高。

据《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Flinders University)研究团队审查过去二十年来针对独自用餐老年人的24项研究,发现有几项共同点。研究发现,一个人吃饭与营养不良、体重下降,以及“衰弱”(Frailty)风险升高有关,甚至可能使人提早进入衰弱状态。

研究指出,与有人陪伴用餐的老年人相比,独自用餐的65岁以上成人,饮食习惯更差,且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餐点。(AI生成图片)

研究指出,与有人陪伴用餐的老年人相比,独自用餐的65岁以上成人,饮食习惯更差,且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餐点。研究人员发现,独自用餐的人蛋白质摄取不足,蔬果量也不够高,明显造成营养缺乏。其中瑞典的老年人因为独居可能会选择即食餐包,这类餐点通常盐分更高,也增加了血压和血糖问题的风险。

【延伸阅读】抗衰老|研究:改变吃饭时间助抗老减疲劳 限时饮食5招4类人勿试(点击放大浏览)

+24

研究人员表示,饮食长期缺少营养,容易造成骨质疏松症,也会加速“衰弱”。所谓的“衰弱”并不只是指感觉虚弱,这是一种医学症候群,对女性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对所有老年人则会加速衰弱。当老年人开始衰弱,就更容易跌倒、残疾,甚至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除了生理上的影响,一个人独自用餐会让好好准备食物的动机降低,使人缺乏社交,导致孤独的心理压力。更令人担心的是,若是缺乏社交接触,大脑受到的刺激不足,都和罹患失智症有关。

研究人员建议,应为独居的老年人安排定期的团聚用餐时间,医护人员在为老年人诊断时,也应该将用餐习惯纳入考量。除此之外,周遭社群若是能给予支持,也能帮助减少独居造成的身心灵危机。

【延伸阅读】吃“伟哥”威而钢能预防失智?英国研究:阿兹海默症风险降44%(点击放大浏览)

+14

延伸阅读:

性欲低落恐是“早死预兆” 专家示警:长达六个月就有问题

奥运游泳冠军娶名厨高登女儿 没邀亲妈只因“身材不符标准”

【本文获“联合新闻网”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