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2025年国防报告书首纳战伤救护 强调官兵“自救互救”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台防部今(9)日发布2025年国防报告书,相较以往,今年报告除聚焦全社会韧性建立外,也新增“战伤救护”篇章,强调透过战伤救护分级训练、师资培训、单兵战伤急救包筹补、训练场域建置及战伤医疗整合,使第一线作战官兵具备自救互救技能,以提升战场存活率与作战韧性。
台媒《中央社》报道,台军近年师法美军实战经验,深化战术战伤救护(TCCC)专业养成。国防医学院卫生勤务训练中心2023年12月启用“战术战伤及灾难事故救护训练大楼”,为台湾首座导入人工智能技术(AI)的战伤训练场地,除训练台军官兵外,也协助警消及民防单位举办战术紧急伤患照护课程,培训取得救护证照,以利平战转换。
台防部指出,战伤救护的训练设计以分级方式进行,分为“单兵战伤、专业战伤及高阶专业战伤”三阶段。其中高阶训练将依特战(勤)部队、高山偏远站台(雷达站)、舰艇部队及外岛任务需求持续扩大,以强化官兵的高阶专业救护技能。
此外,台军亦参照美军急救包标准规格,采购台军单兵战伤急救包。目前全军常备部队每名官兵已获拨1组,于各项战演训时机佩挂使用。未来将持续筹购后备部队所需数量,以进一步提高战时官兵的存活率。
台防部强调,除国防医学院卫勤训练中心设置战伤训练场地外,也在各军种设立21处训练场地,并在军官正规班等11个班队推动战伤救护训练、战场综合演练及灾难医疗应变作为。去年度也办理紧急救护暨战场伤患搜索救护技能竞赛,多项课程合计969人次完训,提升整体战伤救护训练效能。
报道指出,2025年国防报告书同时更深入描绘北京对台威胁的各种样态,并强调建立全社会韧性与提升医疗应变能量,将生物防护与战伤救护一并纳入防卫体系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