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塔尔到波兰:内塔尼亚胡和普京一同挑战特朗普?
9月9日,以色列在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默许或允许之下空袭了美国中央司令部(CENTCOM)区域总部所在的卡塔尔,试图击杀正在多哈豪宅区一座建筑物内商谈加沙停火方案的哈马斯领袖,严重破坏了美国作为海湾阿拉伯国家保护者的威信、特朗普叫停加沙战争的努力,以至是美国自特朗普第一任期以来以《阿伯拉罕协议》(Abraham Accords)模式撮合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长期部署。
同一天,中欧时间晚上11时30分,极大可能来自俄罗斯的19架无人机开始闯入波兰领空,从德国、荷兰到意大利的北约国家军队都赶忙应对,击落当中有威胁的4架无人机,是为北约军队史上首次在北约国家空域接触潜在威胁目标,也是首次有俄罗斯无人机在北约范围被击落。
可是,在这次北约联防威信史无前例受到外部实际行动挑战的时候,特朗普的回应异常软弱,只简单说了句:“俄罗斯为什么用无人机侵犯波兰领空?开始吧!”(What’s with Russia violating Poland’s airspace with drones? Here we go!)
这一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和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不约而同地向特朗普甚至是美国的威信发出了有力的挑战。
美国、以色列:“谁才是超级大国?”
对于以色列轰炸卡塔尔,白宫的说法是特朗普是从当地美军的侦测得知以色列发动空袭,然后才通知卡塔尔。卡塔尔则表明多哈传出爆炸声之后才收到美国官员的来电。有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则称,他们先找以色列澄清,但当以色列回应美国之时,导弹已经射出去了。亦有消息指,尽管特朗普不满内塔尼亚胡的决定,但以方早已告知白宫。
根据以色列媒体的报道,以军这次动用了15架战斗机,发射了10枚精准武器。卫星图片亦显示,以军精准打击了哈马斯人员身处的建筑物,杀死了5个哈马斯人员,当中包括首席谈判代表哈亚(Khalil al-Hayya)的儿子,以及1个卡塔尔安全人员,不过以色列媒体就报道,这次袭击很可能未有杀死作为主要目标的几位哈马斯领袖,当中包括哈亚本人、哈马斯决策会议主席、西岸哈马斯领袖等人;而哈马斯亦称其领袖层未有遇害。
白宫批评了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却重申铲除哈马斯的重要--很小心地走了一条双方也不得罪的路线。
特朗普声称击击全是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的决定,又说对以色列的攻击“很不高兴”。《华尔街日报》亦以“激烈的通话”(heated call)来形容特朗普在击袭后跟内塔尼亚胡的沟通--这种由媒体报道出来的“口角”,跟拜登(Joe Biden)多次据报背后用粗言大骂内塔尼亚胡类似,但内塔尼亚胡一直以行动证明他是“骂不倒”的。
特朗普声言,他已经向卡塔尔领导人塔米姆(Tamim bin Hamad bin Khalifa Al Thani)和首相兼外交部长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Thani)保证,同类的袭击不会再发生。他又指示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完成与卡塔尔的防务合作协议(按:其具体内容为何,外界并不清楚)。
内塔尼亚胡将以色列对卡塔尔的攻击包装成其对9月8日耶路撒冷6死恐袭的报复--哈马斯的武装部队“卡桑旅”(Qassam Brigades)已对此承认责任。不过,内塔尼亚胡重申以色列会在世界任何地方追击哈马斯。以色列的驻美大使则称“如果我们这次没有搞定他们,我们下一次将会搞定他们”。
内塔尼亚胡也直接向卡塔尔作出公开威胁,要求卡塔尔将哈马斯官员驱逐出境,或者将他们绳之于法,“如果你们不这样做,我们将会这样做”(以下)。
特朗普刚刚口头保证完以色列不会再袭击卡塔尔,内塔尼亚胡及其他以色列官员随即就直接或间接威胁会继续攻击身在卡塔尔的哈马斯领导层。特朗普此刻的感受大概跟前总统克林顿(Bill Clinton)跟内塔尼亚胡见面之后的反问一般:这里谁才是超级大国?
为何攻击卡塔尔?
卡塔尔长期充当“中东版瑞士”的角色。在2023年10月7日的哈马斯恐袭之前,内塔尼亚胡政府也一直容许卡塔尔为加沙哈马斯提供资金;美国和阿富汗塔利班的谈判也在卡塔尔进行;更不用说加沙战争爆发之后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各次停火谈判。
虽然以色列近日声言已接受美国的加沙停火方案,其攻击卡塔尔的行动却完全破坏了卡塔尔作为中立方的角色,其实际讯号就是“不要谈了”--同一时间,以色列也向加沙城的百万民众发出了疏散令,准备全面进占。
讽刺的是,美国最新的加沙停火方案跟以往的各种方案的一大不同,就是特朗普“私人保证”以色列在暂时停火60天换回所有人质之后将会“真心诚意”进行终结战争的谈判。
巴结特朗普的真实“价值”
以色列空军为何能够成功空袭卡塔尔也是一宗悬案。
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Al Udeid Air Base)有上万名美军,是美国中央司令部的区域总部。卡塔尔跟美国虽然没有联防条约,但卡塔尔是美国的“主要非北约盟友”,长期同美军有紧密合作,又给美国重兵驻扎在自己的国家,得到美国军事保护当然是合理期待。
即使内塔尼亚胡真的没有预先告知美国,因而面对以色列战机飞来,白宫来不及反应,但是在地的美军也应该有即时的回应,就算不是起飞战斗机去拦截,也应该利用防空拦截器试图击落来犯的以色列导弹。
美国没有这样做,只得两个可能原因。一是,特朗普早就串通了以色列。这样的话,有谁还能够相信合理期待中的美国保护伞?二是,特朗普不敢用实际行动制止内塔尼亚胡。若然如此,特朗普对上内塔尼亚胡其实就只是另一个“拜登”。一是失信,二是无能。
不过,为何卡塔尔自己的空防系统也没有反应,这就不得而知了。
卡塔尔在全球巴结特朗普的排行榜上,已经算是名列前茅。5月特朗普访问中东前后,卡塔尔就已经向特朗普送上价值4亿美元的豪华客机,用来给特朗普取代他认为老旧的“空军一号”总统专机;特朗普家族也正在卡塔尔发展哥尔夫球渡假村的生意项目;根据白宫的资料,特朗普访问卡塔尔时签了2,435亿美元的协议,从购买波音飞机、人工智能、能源合作到军事合作都有。
这样在公在私“大撒币”一轮之后,换来的竟然是被美国盟友用美国军备来袭击自己的首都。
美国手上虽然拿着“停止以色列军援军售”的王牌,但美国有着强大的亲以势力,当中有犹太富商的联系、福音派的宗教力量,也有美国右翼崇尚以色列如今那种“用实力说话的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契合,特朗普似乎也不敢出动这一张牌。
此刻特朗普似乎只是想淡化以色列空袭卡塔尔一事,并期待内塔尼亚胡不会再踩红线。但如果内塔尼亚胡真的再踩红线呢?特朗普最终也许只能以行动(或者不行动)去告诉人们他只是另一个被以色列牵着鼻子走的“拜登”。
至于俄罗斯无人机对波兰的挑衅,更是特朗普不能淡然处之的事。
为何是俄罗斯所为?
自俄乌战争2022年开打以来,无人机甚至是导弹落入北约国家领土的情况时有发生。根据俄罗斯反对派媒体的统计,开战以来就至少有六次此类事件,涉及至少7架无人机和1枚导弹。而且,俄罗斯对乌克兰西南的多瑙河农产出口运输基建发动无人机攻击的时候,也不时有无人机坠落在河流对岸的罗马尼亚境内。
对于此类事件,北约国家为免被迫升级与俄罗斯的冲突,一直都淡然处之。
不过,波兰时间9月9日晚上11时30分直至翌日6时30分的无人机越境,其性质与上述事态却完全不一样。
如今,欧洲领袖已经一口咬定是俄罗斯故意试探北约的行动。例如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Boris Pistorius)就斩钉截铁表明:“绝对没有理由认为,俄罗斯无人机侵犯波兰领空是航向修正错误或类似的事情。这些无人机显然是被刻意引导到这条航线上的。”
波兰亦启动了北约第四条的紧急协商。这不是第五条的联防机制,而是在任何一个北约国家认为自己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启动的协商,而非受到攻击--俄罗斯的行动似乎只属试探性质。第四条的协议历史上只启动过7次,对上一次是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之时。
对于19架无人机是来自俄罗斯的指控,俄罗斯国防部当然否认,声称俄方并没有以任何波兰目标作攻击对象,而被波兰方面传召的俄罗斯驻波兰代办亦称波兰没有提供任何无人机是来自俄罗斯的证据。
不过,不少无人机飞越白罗斯而来(白方也证实了这一点,称他们有帮助打下了一些,而且告知波兰当局),从地理位置上看,绝不可能是俄罗斯用来攻击乌克兰的无人机受到乌克兰干扰而穿越白罗斯飞到波兰,因为无人机深入了白罗斯境内之后就很难受到乌克兰的电子干扰。
而且,这次有高达19架无人机进入波兰,显然不是像以往一般的偶然事件。
同时,在坠落而非被击落的无人机中,人们也清楚看到它们主要是经常用在乌克兰身上、没有装载炸药、用来扰乱敌方空防系统的无人机圈套。
这种试探北约国家防守系统和联防意志的行动,自俄乌战争开打以来也颇为常见。2023年10月、2024年11月和12月,就分别有连接波罗的海欧洲国家的海底天然气、通讯和电力管道被截断;波罗的海、北欧、东欧等接近俄罗斯的地区也至少数十次受到GPS干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9月初降落保加利亚的班机就是最近一例;此外,伦敦2024年3月的输乌供给库房大火、华沙2024年5月的商场大火等经调查后也被认为是俄罗斯所为,前者更有5人被定罪;德国国防巨企莱茵金属(Rheinmetall)的CEO也曾被俄罗斯试图刺杀。
用无人机来试探北约防守,只是这种灰色地带行动的延伸。
没有保护,哪来保护费?
这一次,北约的表现可说是好坏差半。一方面,北约恒常的训练确实有效,这次反击俄罗斯无人机的行动出动了荷兰的F-35战斗机、波兰自身的苏制和美制直升机、波兰的F-16战斗机、波兰从瑞典买来的空中预警机、意大利的预警机、德国的美制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按:指雷达,非拦截器)等,显示出北约不同国家的军队确实有联合行动、快速应变的能力。
另一方面,对付19架每架成本最多数万美元的无人机,竟然要用上这些极其昂贵的武器,甚至要因此暂时关闭了4个主要机场,这也显示出北约国家并没有应付无人机战争的准备--乌克兰一晚就要面对可高达800架的无人机攻击,如果用波兰这种方法去对付俄罗斯的无人机,乌克兰早就战败了。
对俄罗斯的升级行动,特朗普很难淡然处之。首先,波兰今年的国防开支达至GDP 4.7%,不只远高于美国的3.3%,还超前接近北约2035年的5%目标。特朗普对于波兰没有任何针砭的余地。
同时,特朗普一直要求普京和泽连斯基会面,推动俄乌停火,多次威胁要加大对俄罗斯制裁。然而,普京8月中见完特朗普之后,不只没有缓和战事,反而变本加厉,攻击了基辅的外国目标,又发动规模前所未见的无人机/导弹攻击,如今更派无人机进入北约空域进行试探。
普京虽然一直善言以对特朗普,但很明显,他没有把特朗普的制裁威胁放在眼内。
而特朗普最近也似乎在为自己寻找一个下台阶,要求欧盟跟他一起用次级关税来制裁跟俄罗斯买石油的中国和印度。这种要求,明显不切实际--毕竟欧盟制裁需要全体同意,单是一个亲俄的匈牙利已经能把欧洲制裁阻挡下来。
可是,从欧盟到韩国、日本,特朗普之所能大加他们的关税,还让他们忍痛硬吞,其根本原因就是美国的安全保护伞。如果交保护费换来的不是保护,为何他们会愿意跪着把真金白银送进美国的库房?
9月9日这一天,未来确实有可能载入史册。如果特朗普没有果断而有力的行动,这一天也许是美国同时失去中东和欧洲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