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ie Kirk遇刺|藏身于枪手背后的真正凶手
9月10日,犹他州奥勒姆市犹他谷大学,著名美国保守派政治“网红”、31岁的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演讲时被枪击中脖子倒地,不久宣布身亡。这起发生在媒体镜头下的枪击案迅速传遍全美并在世界舆论场引起轰动,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国枪支管制议题及仇恨政治泛滥的广泛讨论。
柯克是美国保守派非营利性组织“美国转捩点”(Turning Point USA)联合创始人,特朗普MAGA主义政策最有影响力的支持者之一,曾三次受邀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支持特朗普政策主张的演讲。柯克通过播客等方式为特朗普成功当选和MAGA推广立下汗马功劳。“美国转折点”组织在全美超过850所校园设有分支,致力于在青年群体中建立保守派价值。
柯克还是美国持枪政策的坚定拥护者。在2023年的一场活动中,他曾公开表示为捍卫持枪权而导致的死亡“是值得的”,而他遭枪杀前一刻,正在与现场观众就枪支暴力议题展开辩论。
不过,舆论最为关心的议题是:为什么这起枪击案会发生?为什么去年7月13日特朗普竞选期间在枪击案中才刚逃过一死,如今他最得力的政治盟友又命丧枪口?
另外还有就是,这些以政治人物为对象的枪击案频繁发生,究竟埋着什么样的社会与政治问题?它真的只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枪支管制问题吗?
查理·柯克遇刺事件发生后,美国两党表现出少有一致的立场。特朗普和万斯等共和党保守派人士都对暴力枪击表示了谴责,说了一大堆安抚死者家属人心的好听话。特朗普还下令全美为查理·柯克降半旗致哀,并追授其总统自由勋章。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对媒体说,政治暴力已经变得过于普遍,“这不是我们应有的样子”,政治暴力必须停止。民主党籍的美国前总统拜登也在社交媒体表示,“这种暴力在我们国家没有立足之地”。加州州长纽森呼吁“拒绝一切形式的政治暴力”。
《纽约时报》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具政治背景的枪击案,担忧指出政治暴力已成为“美国社会结构的一部分”,从曾经的“震惊全国”变为“司空见惯”。POLITICO刊出题为《政治暴力的新黑暗常态仍震惊全国》的文章,把这种现象描述为“全新的黑暗常态”,呼吁阻止政治暴力和极端主义蔓延。《华尔街日报》刊出社论称,对国家来说,现在正处于危险时刻,它可能会陷入难以遏制的政治暴力循环。
政治人物及舆论各界对美国的政治暴力常态化表示了普遍担忧,都展现出要与暴力政治势不两立的态度。这些反思不可谓不深刻,姿态也不可谓不高调。然而,另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是,同样的反思与谴责,在每一起枪击案案后,这些 媒体与政客都已经来过一遍:特朗普遇刺来一遍(2024年7月),贺锦丽竞选办公室被枪击来一遍(2024年9月),明尼苏达州两名州议员遭枪击致一死一伤后来一遍(2025年6月),如今柯克被暗杀身亡后又来一遍(2025年9月),问题可得到有效解决?答案是一点都没有。
相反,我们再看同样这一群人发言的另一面。特朗普说,“激进左派将像柯克这样优秀的美国人比作纳粹以及世界上最残忍的大规模杀人犯和罪犯。”《纽约时报》则在担忧仇恨政治泛滥同一竿子打在特朗普头上,表示“如果说有一个时刻标志着政治暴力在美国文化中基本被接受,那大概就是2021年1月6日的‘国会骚乱’。”曾担任艾奥瓦州众议员的格雷格·丘萨克称,暴力必然产生暴力。他宣称是特朗普及其支持者使用充满仇恨和贬低性的言辞与图像,为暴力行为创造了肥沃土壤。
无论特朗普、保守派,还是民主党及左派,都在一边谴责暴力政治,一边拉升政治仇恨,在继续通过激化政治仇恨来攻击对手,以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础。
而事实上,即便柯克本人也非常精于此道。柯克遇刺后,另一个百万网红“Cheap”在评价他的成名方式时说,柯克本身就很喜欢惹怒左派,专挑左派最敏感的跨性别、堕胎、枪枝、言论审查、疫苗政策等刺激左派。每次柯克在每场校园巡回,都会安排“Q&A煽动时段”,鼓励学生上台对骂,并制造片段素材回去放在YouTube上赚流量。这些流量不仅给他带来了盛名与财富,也变成了保守派们的总统选票。
柯克遇刺案发生后,《华尔街日报》刊发社论说,美国现在正处于危险时刻,它可能会陷入难以遏制的政治暴力循环。文章谈到美国社会的“护栏”正逐步瓦解,网络兴起意味几乎所有内容不论多污秽都有市场,政治言论的声调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双方都声称输掉下届选举意味美国末日,另一方常被描绘成犯严重错误,蓄意试图摧毁国家、撕毁宪法,存在两极化的现状。
《华尔街日报》指出了问题的表象,但是却未触及到问题产生的根源与本质。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政治现象?根源在于美国的两党制与选举政治制度。是对抗性政治衍生的权力与利益争夺,在美国社会信心衰退后变得空前激烈,走向极化,扭曲了制度设计的制衡初衷,却放大了制度弊端与政治人物的人性之恶,让他们一边空谈反对暴力政治,一边却种下暴力政治的种子。
所以,表面上看,好像这些媒体与政治人物好像都在谴责暴力政治,在呼吁避免下一场暴力发生,但实际上,他们才是暴力政治的源头,是藏身于枪手身后扣动扳机的真正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