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与巴基斯坦军事共防 中国正在被推向中东大战的前沿

撰文: 郑真
出版:更新: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日前说,“对以色列的封锁——不仅仅是孤立,而是围攻。是由曾支持伊朗的同一批势力组织的……包括几个国家。其中一个是中国,另一个是卡塔尔。他们正在西方世界和美国的社交媒体上策划对以色列合法性的攻击。我们必须与之对抗,我们将凭借自身力量抵抗。”

内塔尼亚胡指责卡塔尔可以理解,毕竟以色列前不久袭击卡塔尔,卡塔尔确实在联合不少国家声讨以色列。9月15日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集体出手表示将致力于暂停以色列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就连阿拉伯之春后力量大不如前事事隐忍的埃及总统塞西都说以色列是敌人。

但比较令人震惊的是内塔尼亚胡批评中国围攻以色列。

2025年9月15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右)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左)在耶路撒冷总理府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Reuters)

当今国际社会除了美国,对以色列持直接批评态度等国家占大多数。中国也不例外。但是将中国和卡塔尔放在一起批评却是难以置信的。中国的动作幅度远赶不上欧盟。

9月17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已向欧盟理事会提交提案,拟部分暂停《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中与贸易相关的优惠条款。欧盟委员会同时提议对两名以色列部长——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Itamar Ben-Gvir)和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以及部分“暴力定居者”和相关实体实施制裁。

内塔尼亚胡是当着访问以色列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美国议员代表团面前发表的讲话。将中国和卡塔尔并列,其实已经代表了内塔尼亚胡的倾向。以色列备受孤立,美国是否继续支持以色列,美国国会的态度至关重要。内塔尼亚胡的讲话目的是争取约250名访问以色列的美国两党议员支持。

放在中美对抗日趋激烈,应对中国已经是美国两党共识的背景下,渲染中国对以色列的孤立围攻,其目的在于凸显美以联手的必要性。由于中国围攻以色列,所以以色列也在应对中国。这样一来美国帮助以色列共同应对中国。为了继续稳住美国,中国成为了以色列的假想目标。这是策略。不以中国和以色列关系好坏为转移。

2025年9月16日,以色列对加沙城发起大规模地面攻势之际,欧盟表示,由于以色列的地面行动让加沙局势进一步恶化,欧盟周三将提出制裁措施,向以色列政府施压。(网页截图)

目前中东局势最大的变化是被俄乌冲突束缚了手脚的俄罗斯在叙利亚政变之后无暇顾及中东,美国也急于将战略重心转移到印太地区。

为了应对大国力量抽离带来的局势变动,美国的中东盟友比如以色列为了挽留美国,一边大打出手不断制造地区危机,一边如上文所说将中国威胁提上了日程。

其他的中东大国比如沙特一边极尽对美国的礼遇,比如在特朗普5月访问中东时给出万亿美元大单。另一边试图引入中国力量平衡地区局势。

沙特和巴基斯坦9月17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正式签署共同防御协议,协议规定任何对其中一国的攻击将被视为对双方的攻击。对一个国家的袭击,将被视为“对两个国家的侵略”。当被问及巴基斯坦是否有义务根据该协议向沙特提供核保护伞时,沙特高级官员的回答是:“这是一项涵盖所有军事手段的全面防御协议。”

2025年9月17日,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和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Shehbaz Sharif)在利雅德签署国防协议,拥抱在一起。(沙特阿拉伯新闻社/路透社)

众所周知,沙特在军事上仰赖美国,购买美国军事装备邀请美国军事进驻。沙特的苏丹王子空军基地曾是海湾地区美军的重要驻扎点,历史峰值驻军超6万人。埃斯坎维利奇空军基地位于沙特首都利雅得以南约20公里处,是美军在沙特的核心空军基地之一。此外,美国在沙特还设有“詹金斯后勤保障基地”,位于红海沿岸。

但是现如今沙特却和另外一个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签署了军事防御条约。美国敢于纵容以色列袭击卡塔尔,是否意味着美国也会纵容以色列袭击沙特等中东国家?在安全问题上另寻盟友的沙特表露出了对美国军事保护的疑虑一面。

巴基斯坦之所以能够进入沙特的视野,归根结底在于中国。中国和巴基斯坦是铁杆盟友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的军事实力更大程度上是中国武装起来的。目前巴基斯坦防空体系中,从红旗-9P远程防空系统,到LY-80中程防空系统、FM-90近程防空导弹,均大量采用中国技术和装备。

巴基斯坦的中国制歼-10C战机。(X@DGPR_PAF)

在今年5月的印巴军事冲突中,巴基斯坦部署的红旗-9P防空系统成功拦截了印度S-400发射的40N6E导弹,已经展示了实力。沙特和巴基斯坦在军事上形成共进退的一体关系,相当于沙特和中国建立了某种程度上的军事互动。

在引中国入局方面,除了沙特做出重磅决策外,伊朗在靠向中国方面动作也相当大。

今年6月以色列袭击伊朗首都、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伊朗在军事上遭受重大创伤,在核问题上对美国的幻想基本破灭。9月初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Masoud Pezeshkian)前往中国出席上合峰会并观礼九三阅兵,之后伊朗全面向中国靠拢。9月4日伊朗总统办公室即发出通知,要求政府各级机构要高度重视之前与中国签署的25年合作协议。

这份公告里还引用了总统的话,说:“看完中国的九三阅兵后,真真切切感受到中国的强大力量,得赶紧跟上中国发展的步伐了。”中伊双方早在2021年3月就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但过去四年基本没有很大突破。如今全面前推中伊合作协议是重大的转变。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2025年9月1日上午在中国天津出席上合峰会,图为他会议期间记笔记。(郑真 摄影)

此外,在中国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内,除伊朗已于2023年成为上合组织的正式成员国外,中东国家已有阿富汗成为观察员国,还有土耳其、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巴林、埃及7个国家在近年来成为“对话伙伴国”,占上合14个对话伙伴国的半壁江山。

中国不是中东国家,但中国已经是一个全球性大国,中美对抗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不以中国意志为转移试图让中国入局的力量并不鲜见。

沙特和巴基斯坦签署防务条约很难说不是潜在引入中国来制衡美以。伊朗被美国袭击之后破釜沉舟加速转向中国,其他的中东大国如土耳其埃及等中东大国积极向上合靠拢,也是希望搭乘中国崛起之势应对地区局变。

可以说,中国崛起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中东国家亦正在顺势改写全新的中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