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街头电话 暴露了马克龙的轻浮心性

撰文: 杭子牙
出版:更新:

设想一下,如果中国领导人,比如习近平或李强到联合国访问,偶遇警方为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通行进行临时交通管制,非常有礼貌地拦下中方车队并表示歉意,希望中方车队能等几分钟,中国领导人会怎么处理?是会依警方要求在车内安静等待几分钟?还是会现场给特朗普或美方礼宾部门打电话进行交涉?

相信中国领导人一定会尊重美国警方的执法行为,体谅对方,在车内安静等待。不会因为这样意料外的小事抱怨美方。即便当时中国领导人的随从想找对方交涉抗议,中国领导人也会予以阻止。最多会在事后由中方礼宾部门和对方沟通,避免下次再发生。这是中国人的处事智慧,入境随俗,尊重对方规矩,也能充分体现自己的成熟稳重。

再设想一下,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朝鲜、伊朗、古巴、越南这些国家领导人身上,假设这几个国家的领导人到联合国或美国访问时车队被警察拦下,他们会怎么做?

有极大可能,他们也会保持冷静。但是相对于中国人由内敛、智慧和成熟内生的冷静,这些小国的冷静更多的是在美国面前只能忍气吞声。这种受制于实力对比的被迫的冷静,还有可能触及他们的敏感神经,认为此举伤害了他们国家及领导人的尊严,在现场向警方或美国外交部门进行交涉抗议。如果后者发生,就可能上升为外交冲突。

而当这样的场景真真实实发生在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身上,我们看马克龙是怎么处理的。

据《纽约时报》报道,9月22日(周一),马克龙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曾遭遇这一幕。报道说马克龙的车队离开时被拦下,原因是他行经的道路已被封锁,为美国总统特朗普让路。马克龙尝试与纽约警察交涉不果,其后又直接致电特朗普求救,但都未能成功。

2025年9月22日,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遭遇尴尬一刻,马克龙的车队离开时被拦下,原因是他行经的道路已被封锁,为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让路。马克龙尝试与纽约警察交涉不果,其后又致电特朗普“求救”,但都未能成功。马克龙最后只能徒步30分钟前往法国领事馆。(网络图片)

从网上流传的影片可见,一名一脸抱歉的警官告诉马克龙:“总统先生,真的很抱歉,现在所有通道都被封锁了。”马克龙其后试图说服这位警官,如果特朗普的车队没有立即经过,就让他先行。但马克龙的请求未获得允许,他无奈之下只能致电特朗普“求救”。

影片中,马克龙笑着向特朗普表示:“你好吗?猜猜看,我在街上等候,因为所有道路都为你封闭了。”但最终,马克龙的求救也未能成功,他后来选择在曼哈顿的街道上步行了近30分钟,还答应跟路人合照。

马克龙的做法对不对?很难说不对。这可能就是法国人习惯的处事方式。但在中国人看来,这种处理方式显得非常轻浮和不稳重。它至少反映出马克龙的两种心态,第一,作为法国总统的马克龙已经习惯了在法国国内拥有最高通行路权的状态,到美国被美国警察拦住,给特朗普总统让路,他觉得特权受到了抑制,很不习惯。

第二,马克龙特别想向外界展示他和特朗普的关系,他是和特朗普同一层级的大人物,有特朗普的电话,可以随时和特朗普取得直接联系,并能从特朗普那里得到呼应。

无论这两种心态属于哪一种,都显得马克龙在政治上特别不成熟、不稳重。尤其是第二种心态,和一个渴望得到社会尊重的不入流人物,总是通过炫耀与某些有权势人物的特殊关系,以赢得尊重的肤浅做法毫无二致。

和以含蓄为内在特质的东方文化相比,西方文化更倾向于直截了当表达意见。在西方人看来,马克龙此举可能并无不妥。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种直截了当就暴漏了深埋于马克龙性格底层深处的轻浮。即便他已贵为总统。

尤其令马克龙想不到的是,他虽然打通了特朗普的电话,但是警方却并未放行。这就让马克龙倍感尴尬。从影片的后半部看,马克龙表现得好像并未受到事件影响,仍然轻松地和路人沟通并选择步行去目的地,但作为事件当事人,焉知他不是故作轻松以掩饰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