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不再是王牌 中美稀土芯片战燃爆全产业链

撰文: 郑真
出版:更新:

前不久10月2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习特将在APEC期间举行会晤,他自己也将和中国副总理何立峰进行第五轮贸易谈判,应该会取得相当大的突破。但仅仅过了数日,中美关系就急转直下,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10日威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并且扬言中美领导人的APEC会晤不一定会进行。

不过在经历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五后,10月12日特朗普又开始往回找补,在前往中东的飞机上说,中国与他一样都不希望陷入经济衰退,美国的立场是帮助中国而非伤害中国。被问题及是否真的要取消与中方会面时,他明确否认了取消会面的说法。

这一轮中美经贸关系剑拔弩张是美国先动手。

美国9月12日一口气将23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限制名单,其中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领域是重灾区。

2025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考虑到中国限制向美国出口稀土的举措,他认为“似乎没有理由”在韩国即将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Truth Social截图)

9月26日美国祭出连坐式出口管制新规:任何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的外国企业,其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将自动被追加同等制裁;即使少数股权关联企业,只要美方认定存在重要关联,也会面临更严苛的审查。

10月8日美国把19家中国企业列入制裁名单,原因是这些中国企业涉嫌协助哈马斯和也门胡塞武装获取军用无人机组件,而这些组件中发现了美国的零部件或技术。

美国的这一波芯片半导体管控措施,已经不是以往简单的出口管制常规手段,而是长臂管辖到要对整个产业链进行政治操控。根据美国的50%股权规则,3000多家中国企业受到制裁影响,简直就是产业链上任何一家企业都人心惶惶。

在这张2023年7月5日由拍摄的插图中,一个工人的微型模型被放置在带有半导体芯片的印刷电路板中。(REUTERS/Florence Lo/Illustration/File Photo)

中国在10月9日打出稀土王牌,接连发布多项管控措施扩大对稀土的出口管控,不仅延续了以往对稀土产品出口的严格管理,更显著加强了对技术出口的管控,精准针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及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核心技术环节。具有明显的行业针对性和战略反制属性。

美国将对芯片半导体的管控做到极致,中国也顺势将稀土的出口管控做到了极致。这是产业链对产业链的较量。

稀土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关键原料。美国管控产品,中国就管控原料。美国试图用芯片半导体拿捏中国,中国就用稀土来反制美国。王牌对王牌,双方都没客气。

不是中美之间的大突破不存在了,而是中美在芯片科技领域的矛盾激化了。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中国占全球稀土生产量81%。(Reuters)

众所周知,特朗普第一任期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第二任期一开始特朗普就再次使出了关税这一招。过去一段时间中美通过谈判就关税战按暂停键达成了共识。谈判期在第一次延长90天后,又延长90天到11月。这中间美国一度就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威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最后不了了之。

此次特朗普威胁对华加征100%,而开始时间是11月1日。这就给了中美谈判的时间。可以预料,中美关税战大幅度升温的可能性较小,中美在经过将关税升高到上百的过程后,已经认识到这一招的局限性。因此,从根本上说,芬太尼关税、进口美国大豆、出售TikTok等都不是大的问题,中美要达成共识并不难。

单单一个关税战,中美从2018年较量到2025年,才初步打出了一条红线:都无法接受上百的超高关税,都不能随随便便加征超高关税。

2019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左)考察稀土工厂。(新华社)

美国之所以是美国,特朗普之所以是特朗普,在于霸权不存霸道仍在。美国根本无法平静接受无法制衡中国这一现实。不打一打怎么会知道不能赢,不折腾折腾,怎么能知道美国的霸道行不通。

美国除了关税牌,还有相当多的王牌没有来得及充分施展。新一轮中美经贸关系紧张,是美国在关税王牌失效之后对中国的另外一记重拳。

前些年,美国制裁华为只是警告,前几个月中美谈判达成的稀土换芯片协议只是粗浅共识。全产业链管控才是美国火力全开的开始。中美芯片科技战全线点燃,就是现在的状态。

中美都有筹码,也都希望放手一搏,胜负远未分出,结局还没到来。美国全世界找稀土,中国马力全开搞芯片研发。留给中美的时间和空间是均等的。

未来中美可能会达成妥协共识,也可能会撕毁协议卷土重来。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中美之间的战略对抗敌意从关税过渡到芯片科技领域,压力逐步释放,尚未全线燃烧到军事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