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成也反华 败也反华
日本极右翼政客高市早苗前不久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正常情况下高市早苗应该会在10月20日前后接替石破茂成为日本新一任首相。但近期围绕高市早苗能不能当选下一任首相日本政坛风波骤起。联合执政的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让高市早苗成为日本首相存在变数。
有声音认为在野的日本立宪民主党、维新会和国民民主党三党在众议院的议席合计210席,已超过了自民党的196席。若公明党在众议院将其24席投给反对党的统一首相候选人,就有机会更迭政权,在野的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有可能是下一任首相。也有声音指出可以让高市早苗专心做自民党总裁让石破茂继续担任首相。总而言之舆论对于高市早苗担任首相有颇多异议声音。
以往日本政治的显著风向是自民党和公明党的联合执政地位受到削弱两者不再一家独大,存在朝小野大的困境。但现如今日本的国家政治风向迅速转变为了阻止极右翼领导人当选首相。
高市早苗的不少主张相当右倾和极端。为了赢得支持,当选自民党总裁数日来,她已经承诺不在今年秋季参拜靖国神社,且在经济上高市早苗原先主张积极的财政政策,甚至不惜增发国债,如今她认为日本央行应该自行决定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相较于原来对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介入,这一态度相当缓和。打着右翼旗号上台的政客为了站稳脚跟正在拼命去极端化的色彩。但这并没有稳定人心。
在分析人士看来高市早苗的上台困境背后是日本的前路困境。
自民党尽管失去统治地位,但是极右翼代表高市早苗能够当选自民党总裁,本身就是日本社会向右转的信号,这和右翼势力在欧洲的复兴有着相似性。高市早苗的最显著特点是反华。在中美对抗氛围下,日本只能对中国更加强硬,在当下的东北亚格局,日本只能站队美国。这是难以逃脱的事实。高市早苗的主张够刺激够、反建制因此才会脱颖而出。
原本以为对美国颇有微词的石破茂能在对华关系上有所突破,但实际上石破茂的对华姿态没什么大的转变,能够做的事情有限。即便是在历史问题上有理性的一面,但是迫于压力在任内不敢发表战后谈话,只是在确定下台后匆匆忙忙发表了一份个人见解性质的战后谈话,最后还被批评得体无完肤。结合高市早苗的当选,联系石破茂这样的对华相对友好人士并不能在对华问题上有进一步作为,日本的右转和不得不站队美国是大势所趋。
这种情况和韩国非常相似。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对中朝立场非常强硬,上任后就倒向了美国。他即便因为戒严事件下台了,相对亲华的李在明上任了,但是中韩关系仍是未知数。李在明不敢到中国参加九三阅兵就是证明。即便对中国的态度非常谨慎,李在明也时时刻刻将不能得罪美国悬挂起来当成是最为重要的法则。韩国在当今的政治环境下不可能和中国走得太近。日本和韩国近年来的政治变动都说明东北亚的冷战对抗日渐加剧而非缓解了。
在中美两强崛起的过程中,日本是美国盟友,站队是有一定危险的,对日本也是不利的。日本必须照顾中国的态度和感受,不能走得太远。而高市早苗的最大特点是过于反华。
对于历史,她认为甲级战犯已经伏法得到了惩罚,死后不再是罪人,无须把他们的灵位搬出靖国神社,而自己则会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并对村山谈话持否定态度。在台海问题上,高市早苗多次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还曾建议日本与台湾建立准安全联盟。
在经济发展上,高市早苗主张日本要在经济上尽快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要针对中国强化“经济安全保障体制”,进一步修改和制定相关的法律。对日本在华独资以及合资企业,高市早苗反对在其企业内部设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
高市早苗还认为日本应该针对中国设置中距离导弹,考虑到中国和朝鲜带来的战争风险,日本应该大幅提高包括研究开发费、装备费在内的国防预算,要针对中国建立“反黑客部队”。在人员往来上,高市早苗主张对中国科学研究人员入境进行严格审理,要针对中国建立“反黑客部队”。
可以说,高市早苗是日本政界罕见的“全面反华的政治家”。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得知高市早苗参选自民党总裁选举后表示,“出任日本首相不应是以与中国断交为目的的。”
高市早苗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是日本不可能接受对外环境的如此大的波动和不确定性。高市早苗当选首相相当于日本在中美之间冒险狂飙。如何聪明地在中美之间生存才是日本要考虑的。在美国的压力下不得不站队美国的日本要做的是尽可能不惹怒中国,而不是在惹怒中国上一条道走到黑。
日本不得不跟随美国,又无法公然与中国敌对,这是现实。高市早苗尽管在靖国神社问题上有所收敛,但是她的反华是全方位的。她的成功源于她的反华色彩赢得了支持,但是她的失败也必然是因为日本必须拆除对国家利益有威胁的定时炸弹。
日本需要的不是安倍女孩,而是安倍之后能够扛得起风浪的人。日本需要的不是公然与中国敌对的首相,而是能够存中美之间游刃有余的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