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者”拿下纽约 折射出美国乃至世界面临的核心挑战
在美国、特别是纽约市这个资本主义大本营,一位被共和党标签化为“共产主义者”的民主社会主义者(Democratic Socialists of America),居然成功当选市长。
美国纽约市长选举曲终人散,民主党候选人,自称是“特朗普最大噩梦”的曼达尼(Zohran Mamdani)击败特朗普(Donald Trump)最后力挺的前纽约州长、独立候选人科莫(Andrew Cuomo)成功当选,成为纽约市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长。
选举后段,特朗普以总统之尊,罕有地放弃对本党候选人的支持,全力为科莫拉票,更在社交媒体发文将自称为民主社会主义者的曼达尼形容为“共产主义者”,称他是“我的小共产主义市长”,毫不掩饰对曼达尼的厌恶,还威胁若曼达尼胜选就可能中断给纽约市的联邦经费。但曼达尼还是击败另外两位候选人成功当选。
相对于其他候选人,曼达尼身上有三个显眼的标签。一个是穆斯林归化移民,而且特别年轻。曼达尼1991年生于非洲乌干达。他的父母分别是哥伦比亚大学印度裔后殖民主义研究教授及印度裔美国电影导演。曼达尼七岁时才举家从南非移居到纽约市。2020年才正是进入政界,当选民主党州议员。
二是反犹太主义。曼达尼在大学就与友人共同创立该校的巴勒斯坦学生正义组织分会。在过去一段时间,曼达尼一直严厉批评以色列政府残酷对待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和这些年美国及世界各地人们对以色列在加沙搞无差别屠杀行为的抗议形成明显共振。另一方面,又身段灵活地和另一位犹太候选人结盟,多次强调纽约市不会容忍反犹太主义,他坚持将反犹太复国主义(Anti-Zionism)与反犹太主义(Antisemitism)区分开。
第三个标签即是特朗普所称的“共产主义者”。在政治光谱上,曼达尼明显偏向左翼,属于民主党内近年涌起的一股“社会主义”新势力。他加入的奥尔巴尼(Albany)议员群,都是美国民主社会主义者纽约分会的成员。在此次选举期间,曼达尼多次提出一些带有美式“社会主义'色彩的竞选主张,比如,主张推动多项福利政策,包括冻结租金增长、免费向公众提供更快捷的公共巴士服务,并向纽约民众提供免费的托儿服务。他承诺,将向纽约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市民加税以负担他想推出的措施。
他的其它主张还包括,建立小企业实验场,推动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到2030年每小时30美元最低工资。减半罚款与注册费、加快审批流程、将小企业支持项目资金提高至2500万美元,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帮助。纽约市“商业快捷服务团队”(BEST)也将协助企业申请许可和合规等等。
媒体及选举专家普遍认为,正是他的这些“社会主义”主张,吸引了选民关注。尽管曼达尼在初选中被竞争对手批评他缺乏工作和从政经验,但他年轻有为和新颖的政策视野吸引大批民主党内的进步派选民。《纽约时报》评论认为,曼达尼的成功部份要归功于他大胆地将自己定义为一位民主社会主义者,能够将选民面对的复杂经济困境,转化成精辟的政策解决方案。
纽约本身就非共和党传统地盘,作为美国最大、最多元、最民主化和最支持国际化的纽约,本来就存在强大的反特朗普力量,和其它铁锈州或红州的政治光谱与选民诉求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尽管如此,穆斯林和带有反犹主义这两大“选举政治不正确”标签,又被标签化为“共产主义者”的曼达尼当选,仍然非常令人吃惊。
几年前保持差不多理念的桑德斯在和特朗普的竞选角逐中失败了,但是这次,比桑德斯更左翼的曼达尼在纽约竞选成功了。
不少从深层次观察美国社会思潮变化与政治形态的人,从中看到了美国社会的某些问题与危机。特朗普所以能在美国横空出世,并在被民主党严厉打击的情况下越挫越勇,抱持“美国优先”理念,再次以超高选票当选美国总统,是因为在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浪潮中,实体制造业——或者说资本,为追求低成本和市场,追逐利润,不断迁出美国,导致美国经济与产业虚拟化金融化,让普通美国人的日子越过越差,使得美国人从自身的生活感受变化产生怨言,进而对美国的国家未来产生担忧,大家将选票投向特朗普。
那么,这次纽约市选民又将选票投向一位被标签化为“共产主义者”的候选人,而且这位候选人又大胆自我定位为民主社会主义者,政策价值的追求更偏向于社会公平而非资本与效率优先,反映出了美国社会存在的什么深层次经济问题?是不是反映出在日趋严重的贫富分下趋势下,市民百姓对社会公平的追求已经超越了对这种主义或那种主义的担忧?
其实不止在美国,随着权力与资本围绕各自利益的深度勾兑,在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现在这都是一个令各国政府非常棘手、非常头疼的问题。在原来经济普遍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因为涓滴效应,底层民众还能多少获得一些经济上的好处,多多少少共享经济进步的果实,但是随着逆全球化进程,世界经济普遍陷入低迷,在权力与资本贪欲未减同时盘剥手段和能力又极大提升的情况下,当社会底层的经济获得越来越少,日子过得越来越困难,一股变革的声浪,必然会激射出来。
面临这种挑战,在有的国家,政府会主动应对,提出公平化发展倡议,并着手进行分配政策调整。有的国家会透过选举机制,在选举结果上体现出来。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这一社会现象背后,必然有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内在原因。
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是选举政治的产物。他的那些政策主张未必都能落到实处。某种程度上,曼达尼也是通过标签化自己,通过一些非常抓眼球的选举行为赢得了选举。比如,作为最年轻的候选人,他善用社交平台宣扬个人政纲,他的竞选团队巧妙地利用社交媒体,提升其知名度和筹款规模。他分享的影片简单易懂、内容真实,并与纽约及其他地区的数百万人产生联系。他还曾跳入冰冷的大西洋,宣传他有关冻结数百万纽约人房租的提议。
但是,不管怎样,在美国特别是在纽约这个资本主义的大本营,一位被标签化为“共产主义者”的民主社会主义者当选,仍然能反映出某些当今美国乃至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值得各国政府和政党、政治人物镜鉴、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