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亡国”危机:不是美国以色列,是水!|Jack Talk・去片
撰文: 叶德豪
出版:更新: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Masoud Pezeshkian)11月6日说了一句理该震撼世界、却没有震撼世界的话:“如果到11月底德黑兰还不下雨,我们就得实行限水。如果到时候还是不下雨,我们就得撤离德黑兰。”
撤离德黑兰?
德黑兰城区人口高达千万。是何等缺水才需要撤离首都呢?
伊朗过去六年其实一直经历旱灾。如今,德黑兰的降雨竟然到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低的水平。供应德黑兰的5个储水库整体只剩下10%容量的水,只及不足两周的需求。过去好一些年,德黑兰民众已经大量滥用地下水,导致部份地区的地层下陷速度高达一年31厘米(一年几毫米已经会让建筑物结构受损),因此地下水也难以补足水库干涸后的需求。
如果德黑兰人可以透过“撤离首都”就解决缺水问题,长远而言,这也是一条出路。不过,此刻伊朗的困境是全国各地都缺水--远在东北阿富汗边境的第二大城马什哈德(Mashhad),其水库储水量如今更低至3%。
伊朗人口达9000多万,岂不是一个在气候转变冲击之下可以试图另觅新家园的“太平洋岛国”。
伊朗固然是干旱国家,但中东干旱国家比比皆是,沙特、以色列要面对的水资源压力比伊朗还要高,为何唯独是伊朗会出现这种连首都有可能不能住人的危机?
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为?伊朗长期难解的缺水问题对其地缘政治有何影响?今天的伊朗伊斯兰政府又能否有效落实政策,让伊朗能够走出今天的资源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