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守五算”继续看跌 日圆又要打响160保卫战!| 点经
“日圆危机”又推上了风口浪尖。日前,日圆兑美元跌破155,继而又跌破157,创下1月以来新低。连日来在低位徘徊。日圆汇价的持续向下,每百日圆兑港元11月19日已跌穿5算关。
同时,日圆兑欧元汇率也跌破180,为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的最弱水平。可见,这不是美元太强,而是日圆太弱。去年7月,日圆兑美元一度跌至161.95的1986年以来最低点。如今,再次岌岌可危。日本财务大臣已经表示,如果日圆过度波动,外汇干预将是一个选项。
日圆走弱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日本最新公布的三季度GDP同比 收缩1.8%,为六个季度来首次下滑。最大拖累来自: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出口、内需持续疲软、企业投资动能不足。这直接压低了市场对日本央行加息的预期,也让投资者更加确信:日本经济承受不了高利率。市场随即将资金从日圆撤出,推动美元兑日圆直线冲高。
而,此时高市早苗领导的内阁批准了一项规模达21.3万亿日圆的经济刺激方案,这是自新冠疫情以来规模最大的一轮额外支出计划。大规模刺激政策意味着:日本国债发行量将激增,4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历史新高,市场担忧日本财政纪律恶化。市场对日本政府债务水平的担忧正日益加剧,并直接反映在国债价格的下跌中。
日本国债市场遭遇抛售,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1.754%,是2008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2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在周一触及1999年以来高点。市场动荡的背后,是外界愈发猜测高市早苗政府即将推出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将加剧日本本已沉重的债务负担。
截至2025年7月,日本公共债务预计达到1350万亿日圆,占GDP的比例高达263%,远超2009至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的142%。当然,尽管如此,与希腊不同的是,日本债务的结构和背景提供了短期缓冲。日本87%的公共债务由国内机构持有,其中日本银行持有46.3%,保险公司持有15.6%。这些债务以日圆计价,依托日本的货币主权,违约风险较低。
但,值得关注的是,日本2025财年的预算请求达到了创纪录高位,可能达到116万亿日圆,这主要源于不断膨胀的债务偿还成本以及国防和社会保障支出。而高市早苗被视为“安倍经济学”的继承人,主张扩张性财政政策。
她提出要让日本经济规模在10年内翻倍,这意味着减税、经济刺激和政府投资。市场人士普遍担忧,当下日本债务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0%,位居全球前列,若继续财政扩张甚至增发国债,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但必须要认识,日圆又一次被无情“锤”到了新低,这是日圆自身的结构性问题。如今的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从2022年4月开始就长期维持 2%以上的同比增长,最近几个月更是接近 3%。这在过去几十年的日本,是非常不寻常的状态——一个习惯了通缩、习惯了“东西越来越便宜”的国家,如今却在经历一轮生活成本全面上升的痛击。食品涨价、电费涨价、日用品涨价、外食涨价……可是,在这样的物价环境下,日本的政策利率是多少?0.5%。
全球看一圈,美国利率超过5%,英国5%,欧元区4%以上,而日本——0.5%。这种“极端低利率”,不仅压不住物价,反而成了全球资金的套利天堂。日圆越来越弱,日本经济却被迫承担更重的进口成本。现在的物价上涨,绝不是现任高市早苗口中那句“食品涨价导致的3%”。事实上,日圆贬值本身就是物价上涨的最大推手之一。而更讽刺的是,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时竟然说了一句让经济学家都皱眉的话:“日本还不能算脱离通缩。”
当政治为了“推进刺激经济”而坚持通缩叙事,日银自然只能继续维持宽松,不能加息。而不能加息,日圆就注定继续跌——这就是现在的恶性循环。与此同时,新的政治预期进一步加速了日圆的滑落。高市早苗上任后,大力强调“责任ある积极财政”,意为“有责任的积极财政”。听起来很稳重,但翻译成人话就是:要继续扩大开支、继续撒钱、继续扩大政府规模。财政不断扩张、国家债务不断飙升,再叠加历史级别的低利率,市场对日本债务风险的担忧越来越大,投资者当然选择逃离日圆。
换句话说,现在市场根本找不到一个“买日圆的理由”。不但没人愿意买,反而所有条件都适合做空日圆:利率低、日银慢、财政松、通胀高、政策混乱。对冲基金看到这样的环境,就像看到大门没锁的银行——做空日圆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日圆跌得像没有底一样。
即便如此,市场普遍认为日银迟早要加息,但即便加,也加不了多少。12月的决策会议被认为是一个关键点。日本央行12月18日至19日的政策会议。据路透社对81位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显示,有43位(占比53%)预计央行将在此次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至0.75%。
也就是说,政策利率即便上调,最多也就从0.5%变成0.75%,离1%都难。如此“象征性”的加息,根本撑不起正在下沉的日圆。更糟糕的是,日圆贬值本身还会推高物价,物价越涨,利率越跟不上,利率越跟不上,日圆越跌,日圆越跌,物价越涨……这是一条典型的政策迟缓导致的 自我强化贬值链条。
再加上,现在还有政治风波加剧政策不确定性。近日,她在多个场合发表涉华错误言行,公然鼓吹武力介入台海的可能性,这不仅引发了中方的强烈反对。多名日本国会议员要求她撤回相关言论,野田佳彦、鸠山由纪夫及石破茂三位日本前首相,也先后对高市早苗挑衅言论发出警示。这种政治环境的不稳定性,正为日本经济政策的连贯性蒙上阴影。
如果日本继续这样拖拖拉拉,不愿意承认通胀、不愿意加息、不愿意收紧财政,那日圆跌到160、165甚至更低,也都不是不可能。唯一能让日圆止跌的方法,是政府明确宣布脱离通缩,让日银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加息周期,把日本从“全球低利率最后一块洼地”里拉出来。不然,日圆的弱势,不会结束。
现在的日圆,不是输给美元,也不是输给欧元,而是输给了自己的犹豫、自己的政策矛盾、自己的结构性迟缓。日圆是被自己拖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