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兵|8万和平鸽如何回家?专家:可靠地磁或太阳定位等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8万羽和平鸽振翅高飞,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网友盛赞“咕咕队”立下大功。这些和平鸽来自北京及天津三千多名市民家养的信鸽,而完成放飞任务后,它们各自飞回自己的家,展现出惊人的“归巢”本能。
这些参与阅兵的信鸽并非公园常见的野化鸽子,而是北京市信鸽协会精选的家养信鸽。信鸽的祖先是原鸽,生活在山崖并擅长长距离飞行觅食,具备极强的方向感。经过人类长期培育,信鸽的“归巢”能力远超野生原鸽,甚至能在超过1000公里的比赛中精准返家。
信鸽的导航能力究竟从何而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海南大学特聘教授黄乘明介绍,学界目前认为主要有三种可能:一是地磁导航,信鸽能感知地球南北极的地磁场,通过微弱反应进行导航;二是太阳定位,信鸽可根据太阳位置判断方向;三是视觉导航,信鸽能记忆飞行路径中的山川、河流、建筑等地标,作为导航依据。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系主任邓文洪补充,信鸽可能还利用偏振光或紫外线等自然现象进行导航。对于此次阅兵的信鸽而言,由于它们并非经常往返天安门与家之间,更多依赖非视觉导航,例如地磁或太阳定位,而非熟悉的视觉地标。
放飞后,部分信鸽似乎“流连忘返”,在天安门附近徘徊,甚至飞到陌生人家窗边或跟随其他鸽子到“朋友家”。对此,邓文洪解释,这些鸽子并非迷路,而是可能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例如发现食物丰富的区域或水源,便停下来觅食或饮水。黄乘明也表示,参与如此重大活动的信鸽均为精挑细选的“精英”,它们具备强大的“认家”基因,不会真正迷路,可能只是想在外面“多玩一会儿”。
黄乘明建议,市民若遇到这些信鸽,切勿试图捕捉或惊扰,应给予它们自由空间。若鸽子长时间滞留,可能是缺乏食物或水,市民可提供玉米、小米、绿豆等食物,但避免随意喂食非专业鸽粮。若鸽子状态不佳或久未离开,可拨打12345联系信鸽协会,协助鸽子安全回家。
邓文洪强调,信鸽的“家”永远是它们的终点。即使受到惊吓或食物中毒等影响,鸽子可能短暂停留休整,但最终仍会返回家中,短则一天,长则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