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杯腹泻8次 内地网红酸奶成新型泻药 含益生菌超成人所需上百倍
内地现制酸奶品牌 Blueglass 近日因“网红酸奶成新型泻药”“45元一杯窜稀酸奶火遍全网”等话题登上热搜。不少网民称饮用其“畅/Buff畅”系列后出现腹痛、腹泻,亦有个案因肠胃炎入院。品牌客服回应指产品含高活性益生菌及膳食纤维,或致“畅”的反应,并不建议肠胃消化功能弱者食用。有医生提醒,益生菌与膳食纤维并非越多越好,如出现腹泻不宜再饮用。
据该品牌官网介绍,Blueglass Yogurt(阿秋拉尕酸奶)创立于2012年,隶属北京悦活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在国内有超100家门店,主售酸奶产品,定价约29.9至49元(人民币,下同)。“畅”派酸奶为主打系列之一。
门店标示显示,“畅”派酸奶分标准版与高阶版,每杯宣称含有5000亿活性益生菌。店员指,“畅”派部份益生菌源自生牛乳发酵,另一部份来自品牌特有的“小蓝瓶1号高膳食纤维活性益生菌酸奶”。标准版含3杯“小蓝瓶1号”、高阶版含4杯。包装标示每杯“小蓝瓶1号”膳食纤维(以低聚果糖计)至少13.5克、益生菌至少700亿,即标准版每杯至少含40.5克膳食纤维,高阶版至少54克。
据悉,该饮品店在深圳亦设有门店,且在售“畅”派酸奶。有店员表示,“卖得比较好的是‘畅’派,很多健身、减肥的顾客会点”,但“肠胃不好的人食用可能会拉肚子”,“之前有接到过顾客反馈”。
武汉一门店前台展示约40款酸奶,单杯29.9至49元不等。“畅”系列分普通版(3瓶小蓝瓶)与高阶版(4瓶),店员称“高阶版的通便效果更好”。小程序页面亦标注“劝你别试”“建议您不要跟风买,您真的有需要再买”“肠胃消化功能弱者建议不食用本品,自然健康很重要”。
有陆媒记者购买高阶版“蓝莓草莓黑桑椹”口味后进行实测,发现约1小时出现胀气,22:30首次腹泻,次日凌晨再次腹泻并拉清水样便,之后多次连续打嗝。另一测评中,记者13:20饮毕550毫升高阶版,15:10出现明显肠胃蠕动,15:30至19:30期间腹泻4次。
客服:因“畅”定位 最多含5000亿活性益生菌
品牌官方客服称,每杯酸奶“至少有1000亿的活性益生菌”,并含“丰富的膳食纤维”,两者会“改善胃肠道菌群,活跃肠道,因此会有‘畅’的反应”。其中“Buff畅系列酸奶有5000亿活性益生菌,‘畅’的反应会更强烈”,“不建议肠胃消化功能弱者食用”。客服并提供“小蓝瓶”检测报告,指“‘Buff畅系列酸奶’主打的就是‘畅’,‘畅’的原动力主要来自添加的小蓝瓶,饮用后是否会拉肚子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肠胃功能不一样”。
有医生指出,功能性便秘与肠道菌群失衡相关,酸奶可补充益生菌、整肠并抑制有害菌,嗜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助预防便秘与维持平衡;乳酸发酵亦降低乳糖含量,乳糖酶不足者相对更易耐受。不过,“这并不代表消费者可以依靠酸奶治疗便秘”,如出现腹泻“则不宜饮用”,透过腹泻改善便秘“会加重胃肠道菌群失调”,易丢失营养、损伤肠黏膜。
消化内科医师表示:“吃了什么东西以后导致人拉肚子,都未必是健康的。”益生菌可利于肠道,膳食纤维增加饱腹、助于血糖血脂管理,但“数量并非越多越好”。另有临床营养科主任指,成年人每日所需要的益生菌在10亿至50亿,“如果一杯酸奶真的有5000亿的话,那么超标上百倍了”。亦有消化科医师称,过多益生菌或膳食纤维可能导致菌群失衡或刺激肠道,引发腹胀、腹泻;某些人对特定益生菌或纤维敏感,肠胃较弱者更易出现“过度反应”。
部份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分享饮后体验,称“以为自己是钢铁肠胃”“这真的不是泻药吗?”亦有自述减肥代餐后进急诊,被诊断急性肠炎。帖子评论中,不乏“我买了,也拉了”“今天喝完上了8次厕所”等回应;但也有人对未能如期“畅快”表示失望。
据悉,该品牌曾多次引发公众讨论。曾推出以“助眠”为卖点的“晚安胶原酸奶”;另在2024年因“Superboy男友力扳回一局”酸奶广告用语涉及暗示“壮阳”而被监管部门调查,相关标语其后下架改为“好精神·扳回一局”。2021年10月,品牌又因“天然藻蓝蛋白酸奶”宣称“对抗炎症”“美容养颜”“延缓衰老”被指虚假宣传,遭罚款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