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毒贩被判死刑 二审检举禁毒大队长和律师索款 立功改判死缓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云南一名毒犯在6年间因贩毒8公斤被判死刑,却在二审期间检举禁毒大队长和律师以收取保证金的名义,向其家属索要80万(人民币,下同),经法院审查事实成立,被认定立功改判死缓。
《法制与新闻》报道,江苏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无锡中院)审理查明,2019年6月至8月期间,被告杜某智与段某良(另案处理)合谋共同贩卖毒品,先后3次分别将11克海洛英和11克甲基苯丙胺(冰毒)、200.25克海洛英和99.87克甲基苯丙胺、60克海洛英以送货上门或快递的方式贩卖给毒品买家戴某东。
法院又查明,杜某智于2013年8月底9月初伙同他人贩卖、运输2502.53克海洛英,以及于2013年11月底贩卖、运输5166.2克甲基苯丙胺的犯罪事实。
2020年12月30日,无锡中院作出一审判决,杜某智犯贩卖、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一审宣判后,杜某智不服并提起上诉。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下称江苏省高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审判决,并将对杜某智的死刑判决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23年10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准,发回江苏省高院重新审判。
江苏省高院另查明,杜某智在二审期间检举云南省某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段某艳和律师杨某荣以公安机关要收取保证金的名义,向其家属索要80万元之事,经审查成立,段某艳和杨某荣目前均被立案审理。应认定其具有立功情节。
2025年1月,江苏省高院公布本案终审判决结果,撤销无锡中院一审判决杜某智犯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死刑一事,并改判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