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兴起“万物皆可压成月饼” 汉堡包摇身一变成中秋风格
中秋临近,内地月饼商家们竞相推出新奇馅料与创意包装,然而近日,一股“万物皆可压成月饼”的民间热潮在社交平台掀起风浪。年轻消费者跳脱传统框架,拿起月饼模具,将汉堡、蛋黄派、馒头等毫不相干的食物压成圆润刻花的“月饼”形状,掀起一场别开生面的节日狂欢。
其中,“汉堡压月饼”成为热门焦点。一位网友将小汉堡塞进月饼模具,压出与广式月饼神似的棕黄色外观,表面还带有“中秋”字样。若非边缘露出的牛肉与酱料,几乎与传统月饼无异。这段影片迅速走红,话题“月饼,饭缩力”冲上微博热搜。“饭缩力”是新兴网络用语,指食物因外观或心理暗示导致食欲下降。网友调侃,原本美味的汉堡被压成月饼后,仿佛被甜腻的月饼印象“拖累”,瞬间失去吸引力。
然而,这一说法也引来反弹。月饼爱好者不满回击:“我必须发声,好吃的月饼也很多”、“难道汉堡就很有饭张力?我更喜欢自家寓意深远的传统美食……”中立派则认为,这只是形状变了,味道没差别,只是心理上从咸变甜了。
“万物压月饼”的风潮迅速扩散,网友们纷纷用月饼模具“改造”食物,例如豆沙包压出经典花纹,蛋黄派拼凑成厚实“月饼”,甚至白馒头也被压成“白月饼”,虽因蓬松回弹略显逗趣。还有美食博主分享“一分钟月饼”教程,将面包压出月饼形状,简单又有趣。
手工爱好者则推出进阶版做法。一位网友将切片面包包入馅料,压模后刷上蛋液,用气炸锅烤制,增添烘焙仪式感。另一位用馒头碎揉入豆沙,压模后烘烤,成品兼具月饼的外形与香气,却比传统制作省时省力。
表面看,这股“压月饼”风潮像是年轻人对高糖高油月饼的“调侃式反抗”,但背后却反映了他们对节日仪式感的热情参与。月饼作为中秋团圆的象征,其圆形设计寄寓对满月与家庭和睦的期盼,历史可追溯至宋代,苏轼曾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形容其雏形。尽管历史细节鲜为人知,月饼的文化意涵早已深入人心。
对部分年轻人而言,传统月饼口味或许不合胃口,但他们仍以创意方式融入节日氛围。上海市民小陈就表示,这既有趣又不失仪式感,“思维打开了,不爱吃月饼的年轻人正用自己的‘爆改’办法来体验传统节日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