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院士遭假学生纠缠合照牟利 院士合影成生意:名人被明码标价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10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解剖学泰斗钟世镇发布严正声明,称在其寿宴上遭5人冒充学生恶意纠缠,拍摄大量合照、影片后扩散,企图造成“师出名门”假象以达到商业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院士合影”似乎已经成为一盘生意,众多名人都被明码标价,而一张“院士合影”仅3万元 (人民币,下同)起步。

《广州日报》报道,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只要搜索“院士合影”“名人合影”等关键词,就可得出多个声称能安排与院士合影的商品链接。这些链接在介绍中多强调“安排合影,提升身份档次”“可用于企业背书”等内容。

一间名为“北京某影视文化传媒”的商家表示,可以安排与钟南山、张伯礼等中国工程院院士合影,价格在2万至3万元不等。另一商家则报价3万元起步,并称“有时会有特价名额,具体价格视活动而定”。

某商家的商品介绍。(极目新闻)
有商家报价“与院士合影”3万元起步。(极目新闻)

当进一步询问合影档期时,商家反馈“张伯礼院士本月18日可安排合影,但名额已满;钟南山院士的合影名额需下个月才能确定”。至于具体合影流程,两家商家均语焉不详,仅表示“具体流程打款后通知”。对于“是否可能到场后被拒”的疑问,对方则称“我们是一手资源,有专业工作人员在现场协调,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经查,商家所宣称的“10月18日张伯礼院士合影”活动,实为将于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在天津举办的“中国·天津第十七届国际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暨上合组织传统医学医疗技术合作交流培训项目启动会”。该会议的顾问名单中列有张伯礼院士。

不过,会议承办方的会务人员明确表示,张伯礼院士确将出席,但仅作为发言嘉宾进行报告,会议不设置任何形式的单独交流或合影环节。工作人员强调“这只是一场正常的合作交流会议”。

会议上除张伯礼院士外,也有很多学者教授参与。(极目新闻)

在商家用于自我宣传的朋友圈中,常展示其与多位院士的合影作为“实力佐证”,但这些照片的背景无一例外均为各类展会、学术会议等公开场合,且构图、场景与众多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同款合影”高度一致。

事实上,在多个社交平台上,不少曾参与类似会议的学者、学生与行业从业者,都自发分享过与张伯礼、钟南山等院士的合影。诸如“要合影很简单,一句‘我们是老乡’就成”、“院士很亲和,一问就答应了”等帖子屡见不鲜,反映出院士在学术场合中普遍对参会者的合影请求持开放与包容态度。

然而,这种本属善意的亲和力,却被部分商家包装为可定价出售的“服务”。 当进一步询问商家是否能够安排与院士的短暂交流时,对方回应模糊,仅称只负责合影,“交流要看现场情况,需要您自己把握,我们不负责这部分”。

由此可见,所谓“安排合影”本质上并非特殊通道,而是利用学术会议的开放环境与院士的亲和形象,将普通参会者本可自行争取的交流机会重新包装为高价商品进行销售。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认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若有人利用合影,冒充院士学生,伪造“师出名门、行业翘楚”的虚假形象,可能导致公众对院士的社会评价产生误解,构成对院士名誉权的侵害。

付建同时指出,未经允许利用院士合影为个人及业务进行“权威背书”,还侵犯了院士的肖像权。依据民法典,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即使未直接牟利,擅自在朋友圈、工作场所等公开场合传播合影,同样构成侵权。院士有权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主张赔偿损失。

他强调,若组织者明知合影者将利用照片进行虚假宣传仍安排此类活动,其行为可能构成发布虚假广告;如进一步涉及骗取财物,甚至可能构成诈骗罪的共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