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少年穿越“中华龙脊”鳌太线失联10日 搜救队员:神仙也难救

撰文: 陈进安
出版:更新:

鳌太穿越,又名鳌太线,是一条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线路,也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的探险。然而,鳌太线的穿越事故逐年增加,被称为“生命禁区”。近日,湖南长沙一名18岁少年穿越鳌太线失联,至今已超10天,两轮专业搜救均无功而返。有搜救人员坦言,“10月以后的鳌太,神仙上去都得嘎”。

周一(27日)下午,第二批10余名搜救人员因积雪过深、痕迹尽没,从山上下撤。当晚研判后将决定是否第三次进山。陜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证实,搜救由太白县应急局统筹,仍在紧张进行。

10月16日晚,搜救队接报后连夜赶赴鳌太。次日清晨,在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发现一只灰色背包,内有5-50元人民币零钱、速干衣、充电器及眼镜盒,眼镜盒标注“长沙县某某镇”,与失联少年特征吻合。

搜救队发现少年的物品。(极目新闻)

搜救队员王明(化名)回忆,第一次搜了两天两夜,因暴雪暴雨,只能先撤。10月25日,第二批10余名退伍军人与资深志愿者再次进山,背负45斤以上物资,历经三天两夜,翻遍悬崖、石缝、山林,却一无所获。

队员付建(化名)说,由于雪太深,所有痕迹被覆盖,当时山上零下20℃,帐篷晨起结冰,鞋子冻得“能砸核桃”,失温、迷路、滑坠、野生动物威胁无处不在。

队员称雪太深,所有痕迹被覆盖。(极目新闻)

鳌太线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拔仙台,全长超170公里,海拔3400米以上连翻17座山峰,无人区、无信号、无补给,完整穿越需5-7天,被称“行走在中华龙脊”,且是“地狱级史诗副本”。《中国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显示,2012-2017年夏,5年内已致46人失踪或死亡,近年事故率持续上升。

近三月,鳌太已发三起失联。8月12日,上海男子非法穿越失联十余天,后在瀑布沟被救,他靠喝水、吃面包度日,最后瘦得厉害。9月3日,救援队接到了官方转来的求救信息,当晚赶往太白山景区,并搭乘缆车来到海拔3550米的落点。根据求救者发出的信号一路寻找,救援队最终在4日凌晨发现一处帐篷和一男一女两人。经现场判断,女子身体状况尚好,男子则已无生命体征。而在本月,湖南18岁少年成最新受害者。

王明说,鳌太救援成功率不足10%,在装备、体能、经验之外,全靠运气和山神,“10月以后的鳌太,神仙上去都得嘎”。

近年来,鳌太线穿越频频发生登山爱好者遇难事故。(视觉中国)

近年,户外运动风兴起,特别是在网红“猛蛇过江”穿越后,很多人都想去穿越鳌太线体验。户外运动爱好者李军(化名)表示,每个人穿越鳌太线的目的不一样,有人可能当作户外徒步的进阶,有人可能当作炫耀的资本,也有人想挑战自我。但他强调,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不能盲目。

李军在今年年初穿越鳌太线,于去年12月30日进山,原计划6天出山,但因为天气条件、物资等因素,最后8天才从出来。李军表示,虽然他很早就开始筹备,物资多达75斤,但还是不够充分;虽然冬季天气较稳定,但暴风和雪依旧很危险,很多翻石头路都很险,即使带了冻疮膏,但脚和鼻子还是冻伤了,“总之感谢大山包容”。李军又透露,穿越第五天时,他早上出发时并未打算穿冰爪,下降速度较快,却在小林子路段岔口走错方向,通过“屁降”一段路后才发现问题,随后在坡上穿上冰爪慢慢爬回,“到了2800米的营地,那风是真的猛,往前走真的叫寸步难行,风吹得喘不过气,也根本不敢休息,只能无止尽地爬坡”。他强调,山上很危险,有野生动物,几乎没有信号,气候不稳定,有些路段处风力达到八级以上,呼吸困难,建议谨慎徒步。

被称为“中华龙脊”的鳌太线有80%是无人区。(视觉中国)

2018年4月,太白山保护区管理局、陜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联合发布《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同年10月,陜西省眉县和太白县发布联合公告,全面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开展非法穿越鳌太线活动。而最近几年流行的冰晶顶、光头山、鹿角梁等秦岭穿越重点线路也在后来陆续被管控。

今年,严管的信号再次释放。《整治秦岭核心保护区非法穿越行动方案》出台,对于个人,探索建立“非法穿越黑名单”制度,对于未经批准的组织者,则移交司法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