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背拳大师兜巴星大赛被打倒 究竟怎么输的?揭曾有选手命丧赛场
祁家通背拳第9代传人赵鸿刚,上周六(11月1日)参加世界职业扇耳光大赛——耳光力量(PowerSlap),被来自哈萨克的对手阿曼塔耶夫(Muhammad Amantaev)打3下耳光后流血倒地昏迷。赛后,赵鸿刚在个人社交媒体及时报平安,“经过医院系统检查,自己没有大碍,没有脑震荡,颧骨有些骨裂,眼眶缝了5针,后续或需接受手术治疗。”那么,赵鸿刚究竟是如何输掉比赛?参加该类比赛又会否丧命?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谈及面对面扇耳光比赛逐渐被大家认可,就不得不提到被中文网民称为“白大拿”的Dana White。
作为UFC(终极格斗冠军赛)的总裁兼CEO,白大拿可谓是格斗界的传奇人物,在收购UFC后,让这个在当时几乎濒临破产的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寻找到了商业机会,并大获成功。中国的女子格斗选手张伟丽,便是UFC的签约选手,也是亚洲首位UFC世界冠军。
2023年,白大拿正式成立耳光力量联盟(PowerSlap),并把该项赛事纳入UFC旗下。2年后,在白大拿的主持下,耳光力量大赛举办地已遍布全球,参赛选手可以通过参加比赛获得4.5万至8万美元的奖金,这亦令耳光力量联盟的影响力不断上升。
赛事的规则是,两名选手通过猜硬币决定先手,依次出手。出手前,选手必须告诉裁判要用哪只手,每位选手有30秒时间出手,被掌掴后有30秒时间起身回到比赛位置,倒地后有10秒时间起身。
比赛双方只能用张开的手掌击打对手脸部,用掌底锤击、打到对手眼睛、耳后等动作为犯规,选手在接受掌掴时,必须保证身体直立,下巴擡起,手放在背后,不能以移动头部、缩颈部等方式躲避、格挡,每场对决最多打三回合,或者五回合。
在此情况下,比赛基本往往能在1分钟左右便分出胜负,高光镜头也只有几十秒,这样的比赛几乎完美适配短影片的传播。在白大拿的运作下,该比赛转播权卖给了华纳旗下TBS电视台,进行全美直播,而在短影片等社交媒体中,亦拥有超级惊人的流量数据,甚至平均内容播放量和NBA相似。
对于该类比赛,不少网民在观看赵鸿刚参加比赛后都质疑“会不会被抽死?”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46岁的波兰选手沃尔恰克曾在比赛中被对手击倒后因脑出血入院,但医生最终没能阻止其病情的恶化,大脑严重受损,器官功能随后衰竭,最终死亡。
虽然白大拿多次不惜爆粗表示扇耳光比拳击安全,但医学界却认为,比赛中,参赛者的头颅要承受来自侧面的强烈冲击。这种冲击会让柔软的脑组织在头骨内摇晃、旋转,极易造成脑震荡。在不允许防御和闪躲的情况下,比赛允许选手佩戴的护具也仅有护齿与耳塞两种,这些道具都对预防脑损伤毫无作用。
说回赵鸿刚,他作为签约耳光力量的中国运动员,在短影片平台中拥有逾百万粉丝,他的个人简介显示,自己为祁家通背拳第九代传承人,曾多次在武术交流赛中夺冠。
报道指,比赛中,虽然对手阿曼塔耶夫多次疑似犯规,出现击打不合规位置、防守中缩颈部等行为,但裁判依然将赵鸿刚判负,令不少粉丝不满,并认为为裁判没有及时警告对手,导致赵鸿刚失利。不过,赵鸿刚出手的展现与对手确有巨大差距。
不少格斗业内人士公开表示,赵鸿刚的发力模式有缺陷,只依赖肩膀的力量,而专业选手则是靠腰胯驱动发力,二者的力道层次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的短影片中,赵鸿刚训练“对手”多为板砖、扳手、西瓜,这样的物体承受力量的反馈和人是截然不同的。与此同时,较低的体脂率也导致赵鸿刚面对掌掴的时候缺乏脂肪的缓冲保护。
报道认为,专业的格斗运动员会在比赛称重和临场之间把体重控制到非常极限的水平,选手的临场体重通常比称重时高6-14公斤,主要因脱水降重后水分重新分布导致。从比赛现场看,赵鸿刚的对手显然经历过极限的体重恢复,而赵鸿刚则显得对这样的情况准备不足。练和比赛的脱节造成他在赛场上显得“不堪一击”。
此前,有官方消息称,赵鸿刚与耳光力量签下了5场合同,后续比赛是否还会继续进行尚未可知。